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李根香春日偶成五首·其二》
《次韵和李根香春日偶成五首·其二》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海桐窗下听哀笳,犹是乡亲聚一家。

何似江南亡命客,等閒不看隔墙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当下处境的感慨。

首句“海桐窗下听哀笳”,以“海桐”这一意象开篇,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孤寂,而“哀笳”的声音则直接传达出一种悲凉的情绪。诗人身处异乡,窗外的海桐窗与远处传来的哀笳声,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孤独无助的氛围。

接着,“犹是乡亲聚一家”,这句看似矛盾的描述,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温暖记忆的怀念。在异乡,尽管没有真正的家人团聚,但心中那份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却如同家人一般,给予他精神上的慰藉。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渴望。

后两句“何似江南亡命客,等閒不看隔墙花”,通过对比的手法,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己与“江南亡命客”进行对比,后者或许在逃亡或流离失所的状态中,对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漠然,甚至不看“隔墙花”。而诗人却对这一切有着深刻的感受,即使身处异乡,也依然能感受到内心的触动。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情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当下处境的复杂感受,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和张承吉韵

飞阁临无地,巨区可平吞。

高岩耸怪石,老木缠云根。

人散鱼虾市,帆归葭苇村。

每来豁尘虑,不妨频款门。

(0)

池上晚酌

雨馀池上兴悠哉,坐荫藤花藉石苔。

白鸟联拳相对立,红蕖粲艳一时开。

吐吞月色云浓淡,经纬水纹风去来。

幽事相关心自乐,岸巾独啸更衔杯。

(0)

游李少师园十题·其六竹径

整整植翠旗,森森列羽卫。

微风群玉动,赫日苍云翳。

(0)

御制太皇太后挽词四首·其三

天祐周邦世世仁,笃生文母济斯民。

嗣徽慈后光宗祖,配极英皇育圣神。

崇庆垂衣宁宝座,延和负扆翊冲人。

长言永慕遵遗训,要在齐家与正身。

(0)

减字木兰花·其四

枕书睡熟。珍重月明相伴宿。宝鸭金寒。

香满围屏宛转山。鸡人声杳。瑶井玉绳相对晓。

黯淡窗纱。却下风帘护烛花。

(0)

南柯子/南歌子·其一

槁项诗馀瘦,愁肠酒后柔。晚凉团扇欲知秋。

卧看明河银影、界天流。鹤警人初静,虫吟夜更幽。

佳辰只合算花筹。除了一天风月、更何求。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