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处士灵柩归祔锡山先茔·其二》
《送王处士灵柩归祔锡山先茔·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沈湎何曾日举杯,殷勤荷锸越王台。

疏狂岂必青蝇吊,卑湿何劳子服来。

夷惠半生虚白首,彭殇一笑总黄埃。

文章速朽都无恨,化作瑶葩亦见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王处士灵柩归祔锡山先茔(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与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首联“沈湎何曾日举杯,殷勤荷锸越王台”描绘了主人公在王处士去世后,以酒祭奠,以铲土为仪式,表达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敬意。这里运用了“沈湎”、“举杯”、“殷勤”、“荷锸”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悼念场景,同时也暗示了王处士生前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式。

颔联“疏狂岂必青蝇吊,卑湿何劳子服来”则进一步探讨了对生死的看法。通过“疏狂”与“青蝇吊”、“卑湿”与“子服来”的对比,表达了对传统悼念方式的反思,认为真正的悼念不在于形式上的庄重或世俗的礼节,而在于内心深处的真诚与理解。

颈联“夷惠半生虚白首,彭殇一笑总黄埃”引用了古代哲学家的观点,将王处士的一生比作“夷惠”(指隐士和贤人)的半生,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最终都化为了“黄埃”,即尘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这一联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尾联“文章速朽都无恨,化作瑶葩亦见才”则是对王处士才华的肯定。即使他的文章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遗忘,但他的才华如同“瑶葩”(珍贵的花朵),依然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永存。这既是对逝者才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积极解读,即即使生命有限,但通过创造和贡献,可以留下不朽的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王处士生平的追忆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颂,表达了对生命、死亡、艺术与存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拟齐梁酬所知见赠二首·其一

静只焚香坐,咏怀悲岁阑。

佳人忽有赠,满手红琅玕。

不独耀肌魄,将行为羽翰。

酬如上青天,风雪空漫漫。

(0)

古意九首·其五

莫轻白云白,不与风雨会。

莫见守羊儿,或是初平辈。

人生非日月,光辉岂常在。

一荣与一辱,古今常相对。

君不见于公门,子孙好冠盖。

(0)

闻王慥常侍卒三首·其一

世乱君巡狩,清贤又告亡。

星辰皆有角,日月略无光。

金柱连天折,瑶阶被贼荒。

令人转惆怅,无路问苍苍。

(0)

渚宫秋思

楚城日暮烟霭深,楚人驻马还登临。

襄王台下水无赖,神女庙前云有心。

千载是非难重问,一江风雨好闲吟。

欲招屈宋当时魄,兰败荷枯不可寻。

(0)

息夫人庙

百雉摧残连野青,庙门犹见昔朝廷。

一生虽抱楚王恨,千载终为息地灵。

虫网翠环终缥缈,风吹宝瑟助微冥。

玉颜浑似羞来客,依旧无言照画屏。

(0)

投所思

憔悴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

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

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悽惶未可知。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