憔悴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
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
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悽惶未可知。
憔悴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
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
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悽惶未可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忧郁与无奈,抒发了诗人对长安(今西安)的怀念之情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受。"憔悴长安何所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辉煌的长安现在变得荒凉和无迹可寻的哀叹。
"旅魂穷命自相疑"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旅途中的孤独与生活的艰辛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和质疑。"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离乡背井、漂泊不定的悲凉情绪,红尘中的一榻之地,成了诗人流泪的场所。
"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这两句则是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可能暗指自己的才华未被识别,或担心自己的一生将因此而蹉跎。"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悽惶未可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短暂和自身年龄的反思,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和恐惧。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的怀念、旅途中的孤独感受,以及个人身世的忧虑,勾勒出了一个才华横溢但又不得志、内心充满困惑和不安的知识分子形象。
送春归去。说与愁无数。君去后,归何处。
人应空懊恼,春亦无言语。
寒日暮,腾腾醉梦随风絮。尽日间庭雨。
红湿秋千柱。人恨切,莺声苦。
拟倾浇闷酒,留取残红树。
春去也,不成不为愁人住。
仲宣徙倚思归后,又复谁传独步名。
自昔城闉虽尚在,至今波浪未尝平。
半规赤日沈荒渚,一缕黄烟起废城。
梅落碎花催塞色,葭横响叶弄边声。
惊寒牧马频回顾,趁暖宾鸿渐北征。
况乃有怀伤岁暮,登楼那不动乡情。
为爱林间寺,幽闲少是非。
因抛荜门业,来著稻田衣。
石蕨冲云细,山蔬腻雨肥。
禅居安稳后,更莫启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