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投所思》
《投所思》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憔悴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

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

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悽惶未可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usuǒ
táng / luóyǐn

qiáocuìchángānsuǒwèihúnqióngmìngxiāng
mǎnchuānzhàngguī

hóngchényǒulèishí
diāozhuózhīyìngláoyǐngjiànggāohuāngzhōngkǒngqín

shēngshíjīnsānshícónghuángwèizhī

注释
憔悴:形容人面容瘦弱、精神疲倦。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指京城。
旅魂:漂泊在外的灵魂,比喻游子或离家在外的人。
膏肓:人体极深处,比喻病情严重到无法救治。
翻译
在疲惫的长安城中我究竟为何而活,流浪的灵魂和困厄的命运让我自我怀疑。
满眼望去,绿水青山却无归期,身处红尘喧嚣之中,悲伤时泪水涟涟。
精心雕琢或许只是郢都工匠的职责,但我的病入膏肓恐怕连秦地名医也难以治愈。
如今人生已过七分之四,从今往后,凄凉惶恐的未来尚无法预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忧郁与无奈,抒发了诗人对长安(今西安)的怀念之情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受。"憔悴长安何所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辉煌的长安现在变得荒凉和无迹可寻的哀叹。

"旅魂穷命自相疑"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旅途中的孤独与生活的艰辛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和质疑。"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离乡背井、漂泊不定的悲凉情绪,红尘中的一榻之地,成了诗人流泪的场所。

"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这两句则是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可能暗指自己的才华未被识别,或担心自己的一生将因此而蹉跎。"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悽惶未可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短暂和自身年龄的反思,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和恐惧。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的怀念、旅途中的孤独感受,以及个人身世的忧虑,勾勒出了一个才华横溢但又不得志、内心充满困惑和不安的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渔家傲·其三送李彦恢宰旌德

休惜骑鲸人已远。风流都被仍云占。

腰下锦绦缠宝剑。光闪焰。人间莫作牛刀看。

见说河阳花满县。相邀更约疏狂伴。

幸有小蛮开小燕。须少款。玉堂此去知非晚。

(0)

千秋岁·其三春欲去,二妙老人戏作长短句留之,为社中一笑

送春归去。说与愁无数。君去后,归何处。

人应空懊恼,春亦无言语。

寒日暮,腾腾醉梦随风絮。尽日间庭雨。

红湿秋千柱。人恨切,莺声苦。

拟倾浇闷酒,留取残红树。

春去也,不成不为愁人住。

(0)

书仙台观壁

到官处处须寻胜,惟此合阳无胜寻。

赤水有山仙甚古,跻攀聊足到官心。

(0)

仲宣楼

仲宣徙倚思归后,又复谁传独步名。

自昔城闉虽尚在,至今波浪未尝平。

半规赤日沈荒渚,一缕黄烟起废城。

梅落碎花催塞色,葭横响叶弄边声。

惊寒牧马频回顾,趁暖宾鸿渐北征。

况乃有怀伤岁暮,登楼那不动乡情。

(0)

送惟德上人还鼋溪

为爱林间寺,幽闲少是非。

因抛荜门业,来著稻田衣。

石蕨冲云细,山蔬腻雨肥。

禅居安稳后,更莫启柴扉。

(0)

蜡梅

爱花偏倩猎人寻,残雪偷春上棘林。

山岸有谁先得见,冷香疏亚辟寒金。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