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自孤飞月自明,蒲帆十幅剪江行。
君听浊浪金焦外,淘尽英雄是此声。
云自孤飞月自明,蒲帆十幅剪江行。
君听浊浪金焦外,淘尽英雄是此声。
这首诗《渡江》由清代诗人王图炳所作,通过描绘渡江时的景象与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独特感悟。
首句“云自孤飞月自明”,以“云”和“月”为意象,描绘出一幅静谧而辽阔的画面:云朵独自在天空中飘荡,月亮则静静地照亮大地。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孤飞”与“自明”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光明的追求。
次句“蒲帆十幅剪江行”,转而聚焦于渡江的场景。蒲帆,即用蒲草制成的船帆,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江面上航行的情景。“剪江行”则生动地表现了船只破浪前行的姿态,仿佛在剪开江面的波涛,展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后两句“君听浊浪金焦外,淘尽英雄是此声”,将视角从自然景观转向历史的深度思考。金焦,指金焦山,位于长江两岸,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诗人在这里借“浊浪”与“英雄”相联系,暗示历史的变迁与英雄人物的沉浮。通过“淘尽英雄是此声”的表述,诗人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英雄终将被遗忘的无奈与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历史的独到见解,引人深思。
客行趋阳翟,驱马登高岗。
群山拱西都,回首瞰许昌。
原田秀且润,烟水远分行。
荒冢卧石兽,古祠摧画墙。
我行日已远,风物非故乡。
随俗强饮食,所求肢体强。
儿生事弧矢,有志行四方。
秣马访前古,吾将问兴亡。
旗尾指船头,篙工告风便。
张帆弛双橹,去势如脱箭。
船傍两高山,过目若流电。
波平船稳驰,客寝兀未变。
吾闻西江龙,神力回宇县。
往来万夫祷,正直巧获愿。
嗟予何所恃,诚确无所荐。
神岂哀我穷,有赐不待献。
乃知人穷我,本不坐神谴。
人间事若异,未易以言辩。
坐令千里远,近若在几研。
惭非谢宣城,攫笔赋净练。
我虽不知文,尝闻于达者。
文以意为车,意以文为马。
理强意乃胜,气盛文如驾。
理惟当即止,妄说即虚假。
气如决江河,势盛乃倾泻。
文莫如六经,此道亦不舍。
但于文最高,窥不见隙罅。
故令后世儒,其能及者寡。
文章古亦众,其道则一也。
譬如张众乐,要以归之雅。
区区为对偶,此格最污下。
求之古无有,欲学固未暇。
君为时俊髦,我老安苟且。
聊献师所传,无以吾言野。
伏尽金才壮,天高火欲流。
病悰抛酷暑,诗兴得高秋。
昼静尘埃少,宵凉河汉浮。
青伤桐叶腻,爽夺蕙兰柔。
晚岁寒将届,群芳叶不收。
幽人多感慨,啼鴂助骚愁。
病懒非高卧,疏迂却自由。
功名与世事,摆落醉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