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
《雨》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

轻箑烦相向,纤絺恐自疑。

烟添才有色,风引更如丝。

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

(0)
翻译
阴沉的甲子雨,已经过了立春时节。
轻轻的扇子送来烦恼,细薄的衣裳让我心生疑惑。
烟雾增添了几分色彩,微风吹过就像丝线般缠绵。
直接感受到巫山傍晚的凄凉,也勾起了宋玉心中的悲伤。
注释
冥冥:形容天色昏暗或心情沉重。
甲子: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周期,六十年一轮回。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开始。
轻箑:轻便的扇子。
纤絺:细薄的丝织品,这里指衣服。
烟添才有色:烟雾使得景色有了色彩。
风引更如丝:微风吹过像丝线一样细腻。
巫山:古代著名的山脉,常用来象征女子的美貌。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以多愁善感著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雨景。诗人通过对雨天氛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孤独感。

"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一句,设定了季节背景,甲子是干支纪年的一个组合,而这里用来形容连绵不断的细雨。立春,是农历上的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到来。诗人指出这场雨已经持续到了春天的开始。

"轻箑烦相向,纤絺恐自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在这种细雨绵绵的日子里,他感到一种淡淡的忧虑和不安,就像雨丝一样缠绕不清。这里,“轻箑”形容雨丝细薄而又纷乱,而“纤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细腻和纷杂。

"烟添才有色,风引更如丝"一句,更深入地描写了这场雨的氛围。烟与云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这种视觉上的变化使得天气更加迷离。而“风引更如丝”则强调了春日风的细腻和柔和,它仿佛是在轻轻地拉扯着那些雨丝。

"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最后一句,诗人似乎直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空间的距离。巫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座山,也常常被用来指代远方或遥不可及的地方。而“直觉”则表明诗人的这种感觉是即刻而生的,毫不犹豫。宋玉,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他以其哀婉的文风著称。在这里,诗人通过提及宋玉,似乎是在与古人共鸣,或许是在感慨时间流逝带来的悲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个春日雨中的静谧氛围,以及诗人独自面对自然时所产生的孤寂与忧思。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谢择之学士惠示吏隐宜春郡十诗因成五十六言奉答

达观终知世事劳,利名都是一鸿毛。

登瀛自有仙游乐,缓带何妨吏隐高。

深意庇民跻富寿,正辞华国耸英髦。

抟风九万期鹏翼,且傲松轩弄彩毫。

(0)

句·其二十一

地上断无秦世草,山中犹读汉时书。

(0)

句·其九十

白发风前酒,黄花雨后镫。

(0)

乱定到邑

蒙蒙野草自荣华,破屋夹茅人卖茶。

满巷门基带砖石,有时认得故人家。

(0)

至镇江

封事相关入帝京,船临京口敢迟行。

江流清激金山寺,地势雄盘铁瓮城。

丹阙翔云双彩凤,青冥披雾两苍鹰。

仪刑不是忘钦恤,要为天家辅太平。

(0)

送道士归得日观

风月诗几卷,江湖屐一双。

断蛟怀剑石,跨鹤叩禅窗。

土润岩生雨,林幽寺隔江。

归当访仙隐,相对酒盈缸。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