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其四》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其四》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漫浪真堪老,丁宁勿语人。

屐痕浑似齿,巾角小于纶。

从事固不恶,贤人也似醇。

空瓶未应卧,只恐恼比邻。

(0)
翻译
随意生活足以让人老去,切记不要对他人多言。
木屐留下的痕迹如同牙齿印,头巾的角比丝线还细。
做官本不是坏事,贤德之人犹如醇酒般深厚。
空瓶子不应闲置,只恐怕会打扰到邻居。
注释
漫浪:随意,放任自流。
丁宁:叮嘱,告诫。
勿语人:不要告诉别人。
屐痕:木屐留下的痕迹。
浑似:完全像。
齿:牙齿。
巾角:头巾的角。
小于纶:比丝线还要细。
从事:做官。
固:本来。
不恶:不是坏事。
贤人:贤德之人。
似醇:如醇酒般。
空瓶:空着的瓶子。
未应卧:不应闲置。
恐:恐怕。
恼:打扰。
比邻:邻居。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创作的《和罗巨济山居十咏(其四)》。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漫浪真堪老,丁宁勿语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代隐逸者那样,在山野间自由自在地生活,不愿意过多地与外界交流,只是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才是最宝贵的。

“屐痕浑似齿,巾角小于纶。”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留下的脚印,以及用布做成的小巾角,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热爱。

“从事固不恶,贤人也似醇。”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认同,即使是在山中过着简单、平淡的日子,但内心却是充满智慧与美好的。这里的“贤人”指的是那些有道德和才华的人,他们即便在隐居中也依然散发出高尚的情操,就像美酒一样越陈越香醇。

“空瓶未应卧,只恐恼比邻。”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干扰的担忧,即使是空瓶这样的简单物品,如果不小心处理,也可能会成为打扰自己和邻里之间宁静生活的因素。这里体现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以及对外部世界干预的警觉。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隐逸生活以及内在修养的深切情感和追求,是一篇充满哲理与美感的山居咏。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寄祝卫明经翘楚·其一

心空及第老维摩,家住林泉乐若何。

一水东西乔木古,三堂宾主老僧多。

萱花笑日悬弧矢,玉树临风响佩珂。

我在隔江遥望见,五云深处风巢阿。

(0)

长至日寄祝张子白明府

小春风物似春阳,遥挹南薰送凛霜。

冽水涵天清且远,峡山迎日静偏长。

万年松抱千年珀,百亩田栽五亩桑。

野老望君非一度,昨宵痴梦到琴堂。

(0)

答张耀南来韵

面面蒹葭路不通,渔灯移傍佛灯中。

迟君羊石三城月,老我鹅潭一夕风。

去棹归帆无远近,淡烟疏雨入雷同。

住来渐到忘言处,凭语真难举似公。

(0)

答伍亦潜来韵

鹿鹿生涯草草过,亡羊真觉路岐多。

梅园自笑不归去,莲社相寻又若何。

在世可堪成孟浪,此身难得免奔波。

相闻共有剡溪兴,几日扁舟下白鹅。

(0)

病中放言·其十

夙习难忘自不知,床头遗草有新诗。

尻神浸假为轮马,肘臂郎当见柳枝。

留骨岂堪逢伯乐,葬身何必迩要离。

昆冈玉石同灰烬,不是铅刀跃冶时。

(0)

病中放言·其三

老来深悔不耕田,日暮方思嗣昔缘。

瓶底量留三日粟,枕边书破八行笺。

芰荷露重倾犹惜,榆荚风多落更偏。

赖有市南弄丸子,黄河挹住到西乾。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