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风物似春阳,遥挹南薰送凛霜。
冽水涵天清且远,峡山迎日静偏长。
万年松抱千年珀,百亩田栽五亩桑。
野老望君非一度,昨宵痴梦到琴堂。
小春风物似春阳,遥挹南薰送凛霜。
冽水涵天清且远,峡山迎日静偏长。
万年松抱千年珀,百亩田栽五亩桑。
野老望君非一度,昨宵痴梦到琴堂。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诗人对远方友人张子白明府的深切思念与祝福。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冬日的宁静与生机。
首联“小春风物似春阳,遥挹南薰送凛霜”以对比手法开篇,将冬日的寒冷与春日的温暖进行对比,通过想象中的南风(即暖风)吹拂,将凛冽的冬霜化为温暖,营造出一种虽处严冬,却心怀希望的情境。
颔联“冽水涵天清且远,峡山迎日静偏长”进一步展开画面,冽水清澈而遥远,峡山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时间似乎也因此变得悠长。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平静。
颈联“万年松抱千年珀,百亩田栽五亩桑”则转向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万年的松树与千年的琥珀相映成趣,百亩的田地里种植着五亩的桑树,既体现了大自然的悠久与丰富,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尾联“野老望君非一度,昨宵痴梦到琴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野老(泛指乡间老人)多次期盼与友人相见,甚至在梦中都与友人在琴堂相聚,表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友谊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冬至时节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东风飘花谁共惜,暑雨馥莲不忺摘。
雕栏倚露月千里,铜铺锁寒雪一尺。
终年汉漏滴四时,屈指三百六十日。
远山蹙断懒涂抹,怕开妆镜鸾舞只。
怨泪阑干落离宫,纤玉弹珠香风湿。
梦回想像巫山云,檐鹊似传天上音。
便教粉黛近君侧,未卜胶漆投君心。
岂不闻东宫婕妤作歌悲团扇,又不闻长门阿娇买赋捐黄金。
入得良人门,自誓终此身。
扫室拥箕帚,进盥躬盘巾。
采桑趋陇首,荐蘋洁涧滨。
十年尽妇道,惟恐堂前嗔。
上和下睦本无事,一二小姑恣萋斐。
浸润既深贝锦成,不弃不出谮不已。
良人缱绻涕涟洏,父母之命安敢违。
举头天边指缺月,暂缺须有团圆时。
君不闻章台长条依旧垂,乐昌半镜还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