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祝卫明经翘楚·其一》
《寄祝卫明经翘楚·其一》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心空及第老维摩,家住林泉乐若何。

一水东西乔木古,三堂宾主老僧多。

萱花笑日悬弧矢,玉树临风响佩珂。

我在隔江遥望见,五云深处风巢阿。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林隐居生活图景。首句“心空及第老维摩”以佛教中的维摩诘尊者为喻,暗示诗人内心空灵,超脱世俗,虽年岁已高,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智慧。接着,“家住林泉乐若何”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在林泉之间,生活得自在快乐。

“一水东西乔木古,三堂宾主老僧多”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幽静的氛围。一条河流将视野分为东西两部分,两岸古木参天,仿佛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而“三堂宾主老僧多”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宁静与和谐,老僧们在堂中接待宾客,谈笑风生,展现了深厚的禅宗文化气息。

“萱花笑日悬弧矢,玉树临风响佩珂”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萱草(古代象征母亲)和玉树(象征家族的繁盛)赋予了生命,生动地描绘了家庭的温馨与繁荣。萱花在阳光下微笑,预示着家庭的幸福;玉树在微风中摇曳,佩珂(古代贵族佩戴的玉饰)的碰撞声,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最后,“我在隔江遥望见,五云深处风巢阿”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赞美。站在江边,远眺那被五彩祥云环绕的山峰,仿佛能感受到那里的宁静与神秘,风巢阿(可能指隐居之地)成为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家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家庭以及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十绝句寄赵帅·其九

讼户无声日燕閒,驱驰风月笑谭间。

自今玉海添新集,与继当年大小山。

(0)

游禹庙

何期来此地,重谒告成祠。

菲饮泉堪酌,桐棺事莫知。

蟾分丹桂影,龙矫老松枝。

拂石寻遗字,苔荒大业碑。

(0)

适安夜访读静佳诗卷

情同义合亦前缘,得此兰交慰晚年。

旋爇古香延夜月,试他新茗瀹秋泉。

君停逸驾谈何爽,客寄吟编句极圆。

可惜病翁初止酒,不能共醉桂花前。

(0)

行人自逐杨花去,不是杨花肯送人。

(0)

鸣风洞

朱鸟何年作瑞来,岂缘梧竹划山开。

醴泉只在嵌岩里,醉入幽栖更不回。

(0)

书御史台壁

清朝无事谏书疏,窃禄经年卧直庐。

惆怅平生不如梦,春来三度到溪居。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