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何少宰燕泉和陶六诗·其三真想次终曲阿韵》
《次何少宰燕泉和陶六诗·其三真想次终曲阿韵》全文
明 / 林俊   形式: 古风

村庄绝遥想,结志惟读书。

穷年枉寻觅,大道浑塞如。

茅茨日就剪,坦坦成通衢。

天真宛然在,直以人事疏。

静观恍自行,俗径翻萦纡。

浮荣枕前梦,食饱良弃馀。

慨兹世缘浅,酷爱山林居。

桑麻话俦昔,临水观游鱼。

班荆信散坐,行次奚重拘。

所忻百代下,墨守还故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通过对比乡村与都市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的渴望。

首句“村庄绝遥想,结志惟读书”,开篇即点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通过读书来寄托理想与追求。接着,“穷年枉寻觅,大道浑塞如”两句,通过描述在都市中寻找出路的艰难,反衬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茅茨日就剪,坦坦成通衢”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虽简朴却充满生机。“天真宛然在,直以人事疏”则进一步强调了乡村与都市生活的差异,乡村的淳朴与自然状态与都市的复杂与忙碌形成鲜明对比。

“静观恍自行,俗径翻萦纡”表现了诗人对都市生活节奏的反感,以及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浮荣枕前梦,食饱良弃馀”则揭示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认为这些不过是过眼云烟。

“慨兹世缘浅,酷爱山林居”表达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短暂、浮躁的感慨,以及对回归自然、隐居山林的渴望。“桑麻话俦昔,临水观游鱼”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场景,与都市生活的繁忙形成对比,强调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班荆信散坐,行次奚重拘”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不受世俗规则束缚。“所忻百代下,墨守还故庐”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历史长河中坚守自我,回归乡村生活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与都市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中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与对都市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林俊
朝代:明

(1452—1527)明福建莆田人,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触帝怒,下狱,贬姚州判官。寻召还,复官,改南京。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蓝廷瑞等起事。嘉靖时官至刑部尚书。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猜你喜欢

杨武恭王挽词·其一

历数中兴将,谁为第一功。

两朝忠卫上,四海雅推公。

富贵无危溢,哀荣有始终。

吾知尚遗恨,不见朔庭空。

(0)

李公执挽词·其二

未甘辛苦去朝天,故作逍遥陆地仙。

老子平生万事足,人间五福一身全。

厌看日月同奔骥,摆脱尘烦等蜕蝉。

重到江头人不见,晓风吹泪忽潸然。

(0)

张工部挽词·其一

忠简传清白,家声属弟昆。

惟公殿诸老,积善见多孙。

两桂昌书种,双椿蔼庆门。

寿终无可憾,况有典刑存。

(0)

许待制挽词·其三

十载更麾节,阳春万里同。

时时逢蜀士,一一话文翁。

到处留遗爱,诸郎守教忠。

庆源知未艾,往日有阴功。

(0)

刘吏部挽词·其三

谁扰奚山众,焚林兽已穷。

徙薪能远虑,下濑得深攻。

南峤肩随息,中朝论愈公。

但知分谤喜,宁肯自论功。

(0)

谢潘端叔惠红梅·其十一

少陵年后咏花开,未见烟脂一抹腮。

可惜当时诗兴动,止因东阁看官梅。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