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山中龙象宅,前三后三率禅客。
珍公提唱悟本心,一指不留庭下柏。
我来春事梅已玉,仍吸灵泉酌寒碧。
会看海印发光时,台前璧月连天白。
真如山中龙象宅,前三后三率禅客。
珍公提唱悟本心,一指不留庭下柏。
我来春事梅已玉,仍吸灵泉酌寒碧。
会看海印发光时,台前璧月连天白。
这首诗描绘的是真如山中的禅修胜地般若台,犹如龙象居所,前后围绕着众多参禅的弟子。珍公在此开示,引导众人领悟自性,其言辞犀利,不留痕迹,连庭中的柏树都仿佛被智慧之光照亮。诗人来访时正值春意盎然,梅花盛开如玉,他汲取山泉,品味清凉,期待着在明悟的时刻,般若台上会有如海印发光,明亮照人,而那时,台前的月色将与天融为一体,明亮皎洁。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禅,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意境和诗人对真理追求的向往。
石磴十八盘,盘盘下天半。
窄不得连骑,高欲回飞翰。
如何古殿宇,撑起崩云断。
上仰万仞梯,下窥百尺涧。
癯僧不自危,转为劳人患。
石窦引清泉,药苗堆短案。
意仿赵州茶,且坐挥征汗。
万岫苍翠环,千章森绿暗。
一线露天痕,浮青怯仰瞰。
树杪转行人,旋磨蚁零乱。
藉非稍息肩,颠蹶将遗憾。
始信天地仁,低昂倏改换。
平衍地数弓,乃在㟏岈畔。
更假涓滴流,暍暑资清灌。
无险不能夷,求安须历难。
敢以片刻间,前途弛负担。
努力复振衣,登峰拟转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