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山川未洗兵,秋风豺虎卧连城。
遗黎空叹瞻乌屋,大将谁思渡木罂。
世事宜今如水下,人心望古似河清。
不才未必堪时用,一任浮萍托此生。
落日山川未洗兵,秋风豺虎卧连城。
遗黎空叹瞻乌屋,大将谁思渡木罂。
世事宜今如水下,人心望古似河清。
不才未必堪时用,一任浮萍托此生。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与感慨。首联“落日山川未洗兵,秋风豺虎卧连城”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暗喻国家尚未摆脱战争的阴影,和平并未真正降临。诗人用“落日”和“秋风”渲染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山川未洗兵”则直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持久。
颔联“遗黎空叹瞻乌屋,大将谁思渡木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这里的“遗黎”指的是流离失所的百姓,他们只能徒然叹息,渴望着安定的生活。“瞻乌屋”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故事,象征着百姓对安居乐业的向往。而“大将谁思渡木罂”则表达了对掌权者未能体恤民生、解决战乱问题的批评,形象地描绘了将领们可能沉浸在权力与荣誉中,忽视了民众的疾苦。
颈联“世事宜今如水下,人心望古似河清”运用比喻手法,将当前的社会状况比作流水,暗示变革与进步的缓慢;将人们对于过去美好时代的怀念比作清澈的河水,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时代变迁中人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尾联“不才未必堪时用,一任浮萍托此生”则是诗人自我的反思与态度。他认识到自己或许并不具备改变现状的能力,但仍然选择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如同浮萍随波逐流,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个人命运的思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包生麟之角,乙贡天笃祥。
清抱冰雪骨,焰发云火章。
览子《祷雨篇》,濡墨舞商羊。
遂令萍蠵号,不用诛巫尪。
观察携以来,奇才夸洛阳。
试以山海歌,跋浪摆雷硠。
胸罗表饵策,武库森星芒。
聚米辨形势,周阹把维纲。
终军对奇木,邺侯赋圆方。
贯弗腹经笥,缜栗括智囊。
百炼大冶金,且勿跃干将。
豫章拔地深,夏屋资栋梁。
迟尔培风厚,不独火色扬。
养成九苞翮,一鸣羾天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