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骑人行倦,吟怀托野蝉。
密林新雨后,古戍夕阳天。
沆瀣辞尘浊,蜎蠉得气先。
立秋才昨日,便尔换商弦。
驿骑人行倦,吟怀托野蝉。
密林新雨后,古戍夕阳天。
沆瀣辞尘浊,蜎蠉得气先。
立秋才昨日,便尔换商弦。
这首清代诗人王赠芳的《闻蝉》描绘了旅人疲惫于长途跋涉,将心中的思绪寄托于野外的蝉鸣之中。诗中通过“驿骑人行倦”表达了旅途的艰辛,而“吟怀托野蝉”则寓言了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蝉的叫声相融,寻求心灵的慰藉。
“密林新雨后”描绘了雨后清新宁静的环境,为蝉鸣提供了背景,显示出自然的生机。“古戍夕阳天”则增添了历史沧桑感,与蝉声形成对比,暗示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
“沆瀣辞尘浊”中的“沆瀣”原指露水,这里象征清纯,与“尘浊”相对,表达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蜎蠉得气先”中的“蜎蠉”是小虫,此处借喻诗人希望自己能像这些微小生物一样,先感知到季节的变化。
最后,“立秋才昨日,便尔换商弦”点出时令更迭,秋天已至,蝉声由夏入秋,象征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新生活的期待,以“换商弦”暗喻人事的转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蝉鸣为线索,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和对自然、人生的深沉思考。
燕山驿路蝉声稀,蓟门关前桑叶飞。
故人得意鸣驺去,想见闾门迎锦衣。
庐江小吏来到门,双旌催驾叠鼓喧。
舒城馆里不遑食,亚父山旁将驻轩。
西望镇淮楼橹开,桐柏之水如丝来。
少年白晰宰京县,民得饭稻羹芋魁。
吠无犬兮驯有雉,忆尔行春过淝水。
诏书明日下扶风,蚤入长安见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