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宁庭柏》
《太宁庭柏》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微风起清籁,烈日交翠阴。

荫兹金仙居,楼殿郁沈沈。

永日燕雀下,有时钟梵音。

谁能悟斯道,来此契无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àiníngtíngbǎi
sòng / zhānglěi

wēifēngqīnglàilièjiāocuìyīn

yìnjīnxiānlóu殿diànchénchén

yǒngyànquèxiàyǒushízhōngfànyīn

shuínéngdàoláixī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佛寺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宗教氛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宁静状态的向往。

"微风起清籁,烈日交翠阴。" 这两句以柔和的微风和清新的树叶声响为背景,刻画出一个阳光与树荫交错的午后场景,营造了一种淡定宁静的氛围。

"荫兹金仙居,楼殿郁沈沈。" 这两句则描绘了佛寺内金色的宫阙和深邃的楼宇,通过“荫”字形容树木的浓密,以及对建筑群的“沈沈”状描述,强调了寺院的神圣与庄严。

"永日燕雀下,有时钟梵音。" 这两句中,“燕雀”指的是来去自由的鸟儿,它们在佛寺上空飞翔,偶尔降落,而“钟梵音”则是佛寺特有的宗教乐声,这些都增添了诗中的宁静与神圣感。

"谁能悟斯道,来此契无心。" 最后两句表达的是对于达到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只有那些能够领悟佛法真谛的人才能在这般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世俗隔绝,达成一种“无心”的超然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宗教氛围的精美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法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西岩杂咏·其九荔圃

荔火明玄圃,枝头紫玉团。

欲苏司马渴,试进水晶盘。

(0)

三洲十景·其三白水渔歌

一水接沧溟,六鳌秋可钓。

试听欸乃歌,吾亦发长啸。

(0)

诉衷情.秋夜

蛩声泣罢夜初阑。香润彩笼残。

多情明月相映,一似伴人闲。灯蕊细,漏声单。

透香寒。萧萧瑟瑟,恻恻凄凄,落叶声乾。

(0)

醉花阴.送春日大雪竟日,惜春光之已尽,惊岁月之如流,对景怀人,漫填小令以寄珧书

苦雨声中春已去。春去无寻处。

雨惯阻人归,问雨如何难阻、春归路。

惜别惜春愁莫诉。并作新词句。

不识到明年,相送春时可是、人如故。

(0)

多丽.秋夜

倚回廊。西风初透罗裳。

夜沉沉、碧天如画,银河远泻垂杨。

问何处、野猿啼啸,曾经见、孤雁翱翔。

绣户寒砧,谯楼戍鼓,数声和月到纱窗。

回文字、争传苏蕙,愧杀谢秋娘。

更何须,莺调蝶拍,柳舞桃妆。

忆年时、花开旧院,黄鹂巧弄笙簧。

按红牙、歌翻新律,擎玉斝、杯底生香。

露冷烟青,桑移海换,教人底处问秋光。

又无端、砌蛩悲咽,桐叶响银床。

凝思里,夜阑人静,灯影幢幢。

(0)

听春莺

黄鸟出幽谷,差池翔南枝。

春风鼓其舌,如奏竹与丝。

绵蛮杂繁调,睍睆多婉词。

于飞不肯只,顾影若有思。

良时不易至,好音难重期。

公子正邀欢,伫听自忘疲。

芳宴洵足耽,杯到安能辞。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