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乡书来万里,独怜游子客天涯。
书中纵有千言语,总是丁宁早到家。
一纸乡书来万里,独怜游子客天涯。
书中纵有千言语,总是丁宁早到家。
这首诗《得家书》由明代诗人李时行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游子收到家乡书信时的复杂情感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一纸乡书来万里”,描绘了家书跨越遥远的距离来到游子手中的情景,既突出了书信的珍贵,也隐含了游子与家乡相隔万里的现实。这句诗以“万里”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距离的遥远,同时也暗示了游子离家之久。
次句“独怜游子客天涯”,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这里的“独怜”二字,不仅强调了游子的孤单,也表达了家人对游子的深深挂念。游子身处天涯,却在家人的心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使得诗句更加触动人心。
后两句“书中纵有千言语,总是丁宁早到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尽管家书中有千言万语,但其核心内容无非是家人对游子的关怀与期盼,希望他能早日回家。这两句诗以“丁宁”(叮嘱)一词,生动地传达出家人对游子的殷切希望和爱意,同时也反映了游子对家的渴望与归心似箭的心情。
整体而言,《得家书》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简洁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游子与家乡之间复杂而深刻的情感纽带,以及家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牵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亲情的珍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家庭、故乡的深厚情感。
团团如月不曾亏,家人亲置枕中时。
朝朝将正头上帻,时时携镊鬓边丝。
古文宛转何人造,失来始觉今难讨。
街头不直半缗钱,古铜终较今铜好。
向人不敢再三寻,客里空疑同舍心。
万里相随一朝别,夜夜还瞻天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