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泄玄秘,神泽见龙光。
菁华萃令哲,郁为东南望。
属情羲皇际,秉志班马场。
飞谈捲秋云,敷藻发春光。
鱼鸟浃流观,山水足徜徉。
伊余弄柔翰,纵横靡所匡。
愿以一枝栖,希彼千仞冈。
圆机齐物类,达观等彭殇。
申交谊则殷,引领企来章。
灵山泄玄秘,神泽见龙光。
菁华萃令哲,郁为东南望。
属情羲皇际,秉志班马场。
飞谈捲秋云,敷藻发春光。
鱼鸟浃流观,山水足徜徉。
伊余弄柔翰,纵横靡所匡。
愿以一枝栖,希彼千仞冈。
圆机齐物类,达观等彭殇。
申交谊则殷,引领企来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时行所作的《赠黄司勋汝霖》。诗中描绘了灵山神泽、龙光映照的壮丽景象,以及菁华汇聚的哲人形象,展现了东南地区的景致与人文风貌。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圣贤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文学创作上的自由与畅想。
诗中“飞谈捲秋云,敷藻发春光”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谈话如秋云般飘逸,文采如春光般灿烂,展现了其才华横溢的形象。接着,“鱼鸟浃流观,山水足徜徉”则通过自然界的鱼鸟与山水,象征着诗人的思想与情感得以自由翱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最后,“伊余弄柔翰,纵横靡所匡”表明诗人以笔墨为伴,自由挥洒,无所拘束。“愿以一枝栖,希彼千仞冈”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一个稳固的立足之地,如同在崇山峻岭中寻求归宿,既有对现实的追求,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深邃的思想,也体现了其对自然美和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君来通川居,朱门荫重屼。
近闻值霖雨,匝舍野水淙。
平地忽浩瀚,顿足疑涉江。
猛风利如刀,触纸无完窗。
朝釜鱼头生,飘注旋抆缸。
仰收堕案书,俯拾短焰釭。
痴儿临缺湫,往往骇影双。
我亦有此患,漏榻绕屋扛。
块如失群鹄,感愤愁眉庞。
孤膺纷填噎,更甚两肘撞。
辱君大句投,华旗揭脩杠。
直欲却以心,不容苟且降。
森披汉殿戟,缥缈梵天幢。
苍惶短兵接,岂暇辄淬鏦。
区区苦吏役,展骥曾非庬。
强亦歌巴歈,跛鳖惭骊駹。
廖生术天与,如鉴挂高墀。
能以祸福语,感动诸奔驰。
至有不旋踵,坐获百万赀。
推排鬼气夺,摈斥海岳移。
自云前十年,负术骧螺湄。
闹中出双掌,得子如沙披。
乃今十年后,所契了不疑。
况有远大语,未易论铢锱。
曾闻物外偿,不若君家诗。
吾谓廖生曰,一诗何补为。
生云等诗尔,我则如渴饥。
一诗固不惜,为生试言之。
天地有文理,俯仰自可推。
有文在其掌,乃晋鲁婴儿。
方其表异态,览者初亦痴。
生当千年后,把握论蓍龟。
顾生勿轻许,角立非生谁。
李侯神仙才,宇宙在其手。
古篆誇雄奇,铁柱贯金钮。
标榜黄帝祠,字画气浑厚。
想当落笔时,云梦吞八九。
每传风雨夜,蜿蜿龙蛇走。
光怪发岩窦,草木润不朽。
鬼物烦撝诃,一旦忽失守。
随烟遽飞腾,无复世间有。
因访山中人,石刻尚仍旧。
谁能一新之,易若运诸肘。
空庭愁寂一蝉鸣,斋阁阴阴夏簟清。
鸟背送回残照去,林梢看得晚凉生。
归鸦映水缤纷黑,斜月穿帘点滴明。
一夜渴心不得晓,唯听深井辘轳声。
窾枯路傍柳,种插从何年。
枯条不可见,人立何岿然。
轻脆岂耐久,心腹俱空穿。
上无一鸟巢,下系万里船。
想见方浓时,飞花舞青天。
行人多攀折,惨淡驻征鞭。
今也傲突兀,东西过谁怜。
陋质非焦桐,难试朱丝弦。
英华馀岁许,白蚁争回旋。
雷公飞火试一照,深处恐有乖龙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