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
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
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
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綵舫。
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
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
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
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綵舫。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鹊桥仙·七夕和苏坚》,以乘槎归去的想象,描绘了成都江河的壮丽景色,以及与友人共度七夕的情景。"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诗人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乘舟溯流而上的画面,暗示着对远方成都的怀念和对眼前江河的赞叹。
"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在节日之际共同创作诗歌,寓意着友谊与才情的交流,以及对织女和鸳鸯的美好寄托。
"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意味着他们将传承古老的乐章,创新出新的旋律,展现出诗人自信和豪放的性格。
最后两句"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綵舫",诗人以儿童般的欢乐心情,展望七夕之夜的热闹景象,朱楼彩舫、乞巧习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节日的喜悦。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开阔,展现了苏轼豪放洒脱的文人风范,同时也融入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
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
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
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
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
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
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
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
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
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
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
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竹实满秋浦,凤来何苦饥。
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
夫子即琼树,倾柯拂羽仪。
怀君恋明德,归去日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