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到黄山十馀日,终日饱饭只昏昏。
谁家捣练不停杵,俗吏抱书长在门。
天寒鸿雁满南国,岁晚梅花开故园。
客里谩将诗慰藉,遣怀不用酒盈樽。
自到黄山十馀日,终日饱饭只昏昏。
谁家捣练不停杵,俗吏抱书长在门。
天寒鸿雁满南国,岁晚梅花开故园。
客里谩将诗慰藉,遣怀不用酒盈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居黄山时的孤独与感慨。首句“自到黄山十馀日,终日饱饭只昏昏”写出了诗人初到黄山的不适与慵懒,饱食终日却精神不振,暗示了他内心的空虚与迷茫。接着,“谁家捣练不停杵,俗吏抱书长在门”两句,通过捣衣声和忙碌的官吏形象,反衬出诗人的闲散与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天寒鸿雁满南国,岁晚梅花开故园”则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寒冷的天气中,南国的鸿雁南飞,而故乡的梅花却在岁末绽放,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客里谩将诗慰藉,遣怀不用酒盈樽”点明了诗人为排解孤独与思乡之苦,选择以诗自慰,而非借酒浇愁,体现了其文人情怀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客居异乡的孤独感、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坚韧品格。
将军英妙年,神采照白玉。
紫禁曾依日月光,青云早展骅骝足。
翠屏西下淦水东,驿路迢迢当要冲。
我皇开国慎防禦,子复领镇持刀弓。
到官从容仅一载,鼓角楼新民俗改。
夜月山中虎豹藏,春风陌上桑麻蔼。
居民外户夜不扃,行旅往来能送迎。
三乡父老服政令,五岁儿童知姓名。
前年金川乏牧守,点行悍卒喧腾久。
城里居民日夜愁,妻子难全况鸡狗。
将军政绩大府闻,领符摄职仍施恩。
首同主将严法律,商贾坐肆军辕门。
伟哉将军人莫比,文武才兼心似水。
政成弊革强梗摧,铁鞭跃马城南回。
攀辕卧辙留不得,夹道松风起寒色。
翠屏万仞高巑岏,上有百尺青琅玕。
归囊得诗凡几首,把诗坐对屏山看。
《馆市巡检刘时中摄新淦县事有政声于其还镇诗以美之》【明·邓雅】将军英妙年,神采照白玉。紫禁曾依日月光,青云早展骅骝足。翠屏西下淦水东,驿路迢迢当要冲。我皇开国慎防禦,子复领镇持刀弓。到官从容仅一载,鼓角楼新民俗改。夜月山中虎豹藏,春风陌上桑麻蔼。居民外户夜不扃,行旅往来能送迎。三乡父老服政令,五岁儿童知姓名。前年金川乏牧守,点行悍卒喧腾久。城里居民日夜愁,妻子难全况鸡狗。将军政绩大府闻,领符摄职仍施恩。首同主将严法律,商贾坐肆军辕门。伟哉将军人莫比,文武才兼心似水。政成弊革强梗摧,铁鞭跃马城南回。攀辕卧辙留不得,夹道松风起寒色。翠屏万仞高巑岏,上有百尺青琅玕。归囊得诗凡几首,把诗坐对屏山看。
https://shici.929r.com/shici/8IasTM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