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孤山峡,潺湲一涧泉。
望中如削玉,听处似鸣弦。
路转疑逢虎,峰高欲近天。
恍然得平旷,林木数家烟。
窈窕孤山峡,潺湲一涧泉。
望中如削玉,听处似鸣弦。
路转疑逢虎,峰高欲近天。
恍然得平旷,林木数家烟。
这首明代诗人邓雅的《过孤山峡》描绘了一幅幽深而宁静的山水画卷。首句“窈窕孤山峡”以“窈窕”形容山峡的曲折优美,展现出峡谷的狭长与深远。次句“潺湲一涧泉”则通过流水声,描绘出山间溪流的悠然自得,仿佛在低语诉说着自然的秘密。
“望中如削玉”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美玉,形象地描绘出山体的洁白和峻峭。而“听处似鸣弦”则将泉水声比作琴弦的振动,给人以音乐般的享受。接下来,“路转疑逢虎”描绘了行进过程中的惊险,峰回路转之间似乎能感受到猛兽的存在,增加了诗的动态感。
“峰高欲近天”进一步渲染了山势之高,仿佛触手可及天际,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最后两句“恍然得平旷,林木数家烟”,诗人终于走出峡谷,眼前豁然开朗,几缕炊烟从林木间升起,呈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动静结合,展现了孤山峡的秀美与神秘,以及诗人行走在其中的心境变化,富有意境。
天乎难问,载云旗五色,逢迎山鬼。
思折琼枝嗟远道,羞与蹇修为理。
饮石泉兮,入修门些,上下悠悠只。
悲哉秋气,伤心极目千里。
众女谣诼蛾眉,无南无北,到处机蓬矢。
丛桂连蜷招隐士,岁晚淹留何事。
兰枻荪桡,螭骖虬驾,我欲歌离世。
巫咸夕降,卜居惝恍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