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学地厌多闻,广渡群生出世氛。
饭色不应殊宝器,树香皆遣入禅薰。
知君学地厌多闻,广渡群生出世氛。
饭色不应殊宝器,树香皆遣入禅薰。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李德裕所作,名为《赠奉律上人》。从这短短的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他的佛学修养。
“知君学地厌多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了解,认为朋友在学习或研究上的勤奋已经达到了极点,这里的“厌”字意味着一种超越常人的境界。接下来的“广渡群生出世氛”,则是表明通过佛法帮助众生摆脱轮回之苦,达到解脱的境地。这两句诗既展示了诗人对朋友修学态度的认可,也反映出了他自身对于佛教救渡众生的深刻理解。
“饭色不应殊宝器”,这一句则是在描绘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意味着即便是日常饮食也能达到一种与世俗不同的境界。最后一句“树香皆遣入禅薰”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禅定修持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四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德裕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高超的造诣,在对待佛学也有一种深刻而个人化的体悟。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精妙的意境和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精神生活追求的一种独特风貌。
君家白鹤白雪毛,我家白兔白玉毫。
谁将赠两翁,谓此二物皎洁胜琼瑶。
已怜野性易驯扰,复爱仙格何孤高。
玉兔四蹄不解舞,不如双鹤能清嘷。
低垂两翅趁节拍,婆娑弄影誇娇饶。
两翁念此二物者,久不见之心甚劳。
京师少年殊好尚,意气横出争雄豪。
清樽美酒不辄饮,千金争买红颜韶。
莫令少年闻我语,笑我乖僻遭讥嘲。
或被偷开两家笼,纵此二物令逍遥。
兔奔沧海却入明月窟,鹤飞玉山千仞直上青松巢。
索然两衰翁,何以慰无憀。
纤腰绿鬓既非老者事,玉山沧海一去何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