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头昔系船,两山相对涌金莲。
云横殿阁临无地,潮打鱼龙落半天。
近蹴南徐当北固,远吞西蜀跨东川。
披图更觉襟怀壮,回首风尘又几年。
扬子江头昔系船,两山相对涌金莲。
云横殿阁临无地,潮打鱼龙落半天。
近蹴南徐当北固,远吞西蜀跨东川。
披图更觉襟怀壮,回首风尘又几年。
此诗《题董忝初长江伟观图》由元代诗人郝天凤所作,描绘了扬子江畔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的交融。开篇“扬子江头昔系船,两山相对涌金莲”,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江边的景象,两座山峰仿佛在江面涌动着金色莲花,营造出一幅壮阔而又神秘的画面。
接着,“云横殿阁临无地,潮打鱼龙落半天”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江面的辽阔与壮观,云雾缭绕的宫殿仿佛悬于虚空之中,潮水拍打着水中生物,似乎将整个天空都映入了江中,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力量与和谐之美。
“近蹴南徐当北固,远吞西蜀跨东川”则通过地理方位的描述,展现了长江作为一条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水道,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长江的地理特征,也蕴含了历史文化的深意,暗示了长江作为中华民族文明摇篮的象征意义。
最后,“披图更觉襟怀壮,回首风尘又几年”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宏伟壮观的长江景象时内心的激荡与感慨。在画卷前,诗人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流转,不禁回想起过往岁月中的风尘往事,心中充满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长江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疏帘卷春晓,胡蝶忽飞来。
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
肠断江南春思,黏着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
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
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
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
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
但莫凭栏久,重露湿苍苔。
年年负却花期!
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村甿终岁不入城,入城怕逢县令行。
行逢县令犹自可,莫见当衙据案坐。
但闻坐处已惊魂,何事喧轰来向村。
锒铛杻械从青盖,狼顾狐嗥怖杀人。
鞭笞榜掠惨不止,老幼家家血相视。
官私计尽生路无,不如却就城中死。
一呼万应齐挥拳,胥隶奔散如飞烟。
可怜县令窜何处?
眼望高城不敢前。
城中大官临广堂,颇知县令出赈荒。
门外甿声忽鼎沸,急传温语无张皇。
城中酒浓馎饦好,人人给钱买醉饱。
醉饱争趋县令衙,撤扉毁阁如风扫。
县令深宵匍匐归,奴颜囚首销凶威。
诘朝甿去城中定,大官咨嗟顾县令。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
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
人何在?
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
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
东风知多少?
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
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
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
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
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
乡愁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
掷与巴江流到海,切莫回头。
皎皎昆嵛,山顶月、有人长啸。
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
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
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
魂魄化成精卫鸟,血华溅作红心草。
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