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白鹤白雪毛,我家白兔白玉毫。
谁将赠两翁,谓此二物皎洁胜琼瑶。
已怜野性易驯扰,复爱仙格何孤高。
玉兔四蹄不解舞,不如双鹤能清嘷。
低垂两翅趁节拍,婆娑弄影誇娇饶。
两翁念此二物者,久不见之心甚劳。
京师少年殊好尚,意气横出争雄豪。
清樽美酒不辄饮,千金争买红颜韶。
莫令少年闻我语,笑我乖僻遭讥嘲。
或被偷开两家笼,纵此二物令逍遥。
兔奔沧海却入明月窟,鹤飞玉山千仞直上青松巢。
索然两衰翁,何以慰无憀。
纤腰绿鬓既非老者事,玉山沧海一去何由招。
君家白鹤白雪毛,我家白兔白玉毫。
谁将赠两翁,谓此二物皎洁胜琼瑶。
已怜野性易驯扰,复爱仙格何孤高。
玉兔四蹄不解舞,不如双鹤能清嘷。
低垂两翅趁节拍,婆娑弄影誇娇饶。
两翁念此二物者,久不见之心甚劳。
京师少年殊好尚,意气横出争雄豪。
清樽美酒不辄饮,千金争买红颜韶。
莫令少年闻我语,笑我乖僻遭讥嘲。
或被偷开两家笼,纵此二物令逍遥。
兔奔沧海却入明月窟,鹤飞玉山千仞直上青松巢。
索然两衰翁,何以慰无憀。
纤腰绿鬓既非老者事,玉山沧海一去何由招。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思白兔杂言戏答公仪忆鹤之作》,通过对白鹤和白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纯洁高雅品性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诗中以“白鹤”和“白兔”为象征,将它们比作洁白无瑕的琼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它们的皎洁与孤高。诗人惋惜白兔不懂舞蹈,而鹤能清鸣,借此寓言人应追求内在的修养而非外在的浮华。
诗中提到的“京师少年”则代表了社会上追逐名利、崇尚奢华的风气,与两翁的恬淡心境形成对比。诗人劝诫年轻人不要过于沉迷于世俗享乐,担心自己的言论会被嘲笑。他希望能让白兔和白鹤自由自在,寓意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无法再拥有“纤腰绿鬓”的青春,只能通过想象白兔飞入沧海、鹤栖青松来寄托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欧阳修诗歌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