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夜啼》
《乌夜啼》全文
明 / 沈宜修   形式: 词  词牌: 乌夜啼

一片雨声淅沥,半窗灯影凄其。

雨丝滴碎灯花坠,往事不胜悲。

天际湿云憔悴,人前乾梦依稀。

薄罗凉透西风夜,春泪作秋漪。

(0)
鉴赏

这首《乌夜啼》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夜的凄美景象。首句“一片雨声淅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雨落无声的世界,雨滴轻柔地敲打着地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半窗灯影凄其”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昏黄的灯光在雨夜中显得格外孤寂,与窗外的雨声相互映衬,增添了几分悲凉。

“雨丝滴碎灯花坠”一句,将雨滴与灯花的破碎巧妙结合,形象地展现了雨夜中的细微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下来,“往事不胜悲”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哀伤,让人不禁联想到人生的无常与遗憾。

“天际湿云憔悴,人前乾梦依稀”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湿云的憔悴象征着内心的疲惫与失落,而“乾梦依稀”则表达了在现实面前理想破灭的无奈与迷茫。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雨夜的景色,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薄罗凉透西风夜,春泪作秋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凉风中感受春泪化为秋水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是季节的更替,更是心境的变迁,从温暖的春意到寒冷的秋意,象征着情感从希望到绝望的过程。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沈宜修

沈宜修
朝代:明   字:宛君   籍贯:苏州府吴江   生辰:1590—1635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你喜欢

冬夜有怀

柴门掩晴雪,户外无俗驾。

悠悠怀故人,寂寂坐终夜。

冻云归远浦,朗月生虚榭。

古意寄冰弦,何由共清话。

(0)

忆江南·其五寄外

人去也,人去怯凭栏。

淡墨名题期蕊榜,软红尘涴卸雕鞍。梦直到长安。

(0)

菩萨蛮.山家

千盘石蹬千竿竹。不知中有幽人屋。夜月响瑶琴。

空山太古心。阶前松子落。倚树调双鹤。

日日得清闲。何须更学仙。

(0)

登岱同伊仲平徐梧生榕生兄弟·其五

南下随涧流,路回涧忽避。

稍东蹴乱石,活活浅可揭。

陟冈见广坪,明灭石经字。

龙泉出其巅,下与涧水会。

洗成一片雪,渟滀有馀地。

临流听未餍,閒道蹑我至。

小庵便食宿,折补昨失睡。

梦魂在何峰,是处响湍濑。

(0)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其六

山好半在树,树多能作岚。

峰回磴随转,深翠藏龙潭。

潭小却不涸,酌之冽且甘。

孤亭近阳曦,就树藉草谈。

涧石谁留题,逼视得两三。

苏州与祭酒,前游曾并骖。

大梦先我醒,笑我还朝簪。

我心似潭水,世味孰足贪?

卒业幸放归,听泉终一庵。

二子实闻此,山灵为之监。

诗成急寄似,黄髯洞庭南。

(0)

三实珑守岁

万家汉腊寄天南,望阙孤臣老自惭。

更隔婆罗洲一抹,海云极北是崖儋。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