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贫不在扊扅炊,调苦谁闻食菜时。
枉道故于寻尺见,求人曷以斗升为。
夷吾不去齐何患,叔向方来晋可知。
得士则兴今亦古,可能只直五羊皮。
路贫不在扊扅炊,调苦谁闻食菜时。
枉道故于寻尺见,求人曷以斗升为。
夷吾不去齐何患,叔向方来晋可知。
得士则兴今亦古,可能只直五羊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名为《寄萧国器》。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古代贤士的怀念,以及对于物价飞涨、生活困苦的感慨。
"路贫不在扊扅炊,调苦谁闻食菜时。"
这里描绘了一种极度贫穷的境况,其中“扊扅”指的是门户之间的小孔,用来偷窥外面情况,“炊”则是古代煮饭用的锅,诗人表达了自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枉道故于寻尺见,求人曷以斗升为。"
诗人感叹世态炎凉,人们往往看重物质上的计量和尺度,却忽略了人与人的真诚相待。在这里,“尺”和“斗升”分别象征着衡量物品的单位,而“枉道”则是指不正当的行为。
"夷吾不去齐何患,叔向方来晋可知。"
这两句引用了古代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和信用的重视。其中,“夷吾”是西汉初年的一位忠臣,其忠心感动了天下;“叔向”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贤臣,他以智慧辅佐君主。
"得士则兴今亦古,可能只直五羊皮。"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的珍视,以及对物价飞涨现状的无奈。“得士”指的是得到贤能之士,“五羊皮”则是用来比喻非常微薄的报酬。
整首诗通过对贫穷生活的描写和对古代贤人美德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于忠诚、智慧等传统美德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