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实珑守岁》
《三实珑守岁》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万家汉腊寄天南,望阙孤臣老自惭。

更隔婆罗洲一抹,海云极北是崖儋。

(0)
鉴赏

这首诗《三实珑守岁》由晚清诗人陈宝琛所作,描绘了身处天涯海角的异国他乡,对故土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坚定的内心世界。

首句“万家汉腊寄天南”,以“万家”形容故乡的繁华与热闹,与“天南”相对,突出了诗人远离家乡的遥远距离。这里的“汉腊”既指汉朝的年节习俗,也暗含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怀念。“寄”字则表达了诗人将对家乡的思念寄托于遥远的南方,形象地描绘出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

第二句“望阙孤臣老自惭”,“阙”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宫殿或庙宇,这里借指朝廷或国家。诗人作为“孤臣”,独自一人远离故土,面对衰老之身,心中不免生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愧疚与自责。这一句通过“孤臣”和“老”两个词,深刻揭示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岁月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的“更隔婆罗洲一抹”,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地理阻隔。婆罗洲位于东南亚,与诗人所在之地相隔甚远,这“一抹”不仅指出了空间的距离,也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以及诗人对故乡的遥不可及之感。

最后一句“海云极北是崖儋”,将目光投向更远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向往。崖儋,即今海南省儋州市,是诗人故乡的象征。在这句诗中,“海云”与“极北”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展现了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象,另一方面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回归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身处异国他乡时对故土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孤独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反思,体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春郊

携樽纵步寻芳墅,聊藉芊芊手把红。

行乐岂关閒客事,少侯长日占春风。

(0)

耆英会诗

端朝风望两台星,圭组参差又十人。

八百乔年馀总数,一千熙运遇良辰。

席间韵语皆非俗,图上形容尽得真。

胜事主盟开府盛,误容衰薄混清尘。

服许便衣更野逸,坐从齿列似天伦。

二公笑语增和气,夜久盘花旋发春。

(0)

还南屏山即事

岁晚归来石室寒,松萝岑寂自盘桓。

但知林下一年过,不见人间万事难。

招隐有诗题石记,解嘲无说与时看。

此心已共空生合,身似浮云不必观。

(0)

题龙门奉先寺兴禅师房

伊叟已先至,兴公犹未归。

凭高东北望,一片白云飞。

(0)

忆东溪

常忆东溪溪上坐,相从惟有野僧来。

可怜鸥鸟知人意,料得无机总不猜。

(0)

游花市示之珍

去年春夜游花市,今日重来事宛然。

列肆千灯争闪烁,长廊万蕊斗鲜妍。

交驰翠幰新罗绮,迎献芳樽细管弦。

人道洛阳为乐国,醉归恍若梦钧天。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