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盘石蹬千竿竹。不知中有幽人屋。夜月响瑶琴。
空山太古心。阶前松子落。倚树调双鹤。
日日得清闲。何须更学仙。
千盘石蹬千竿竹。不知中有幽人屋。夜月响瑶琴。
空山太古心。阶前松子落。倚树调双鹤。
日日得清闲。何须更学仙。
这首《菩萨蛮·山家》由清代诗人庄盘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
“千盘石蹬千竿竹”,开篇即以“千盘”、“千竿”展现山中石阶与翠竹的繁复与绵延,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氛围。石蹬与竹林交织,不仅勾勒出山居环境的独特风貌,也暗示了通往内心深处的隐秘路径。
“不知中有幽人屋”,这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未知的深处,仿佛在说,这幽静的山林之中,隐藏着一位隐士的居所,他的存在如同山林的一部分,不为外人所知,却自有一番天地。
“夜月响瑶琴,空山太古心”,夜晚的月光洒在瑶琴之上,琴声悠扬,回荡在空旷的山间,仿佛能触及远古的心灵。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以瑶琴之音象征心灵的纯净与超脱,空山则代表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自然的原始状态,两者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高洁情怀。
“阶前松子落,倚树调双鹤”,松子从树梢落下,落在石阶上,鹤在树下悠闲地调息,这一场景充满了和谐与宁静。松子与鹤,都是自然界中的元素,它们的存在与活动,既体现了生命的活力,又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敬畏。
“日日得清闲,何须更学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满足。他认为,每日都能享受清闲自在的生活,无需追求成仙之道,因为这种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体验。这句话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方式的推崇。
整体而言,《菩萨蛮·山家》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和内心宁静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