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伯时李子永潘茂洪同游安福寺诗》
《杨伯时李子永潘茂洪同游安福寺诗》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湖滨初试暮春衣,绿径钟残到寺迟。

二月梅花还傍竹,一时游客总能诗。

横栏著砚争濡墨,断石缘蒲静看池。

莫问邻亭是谁筑,山园持酒本幽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bǎishíyǒngpānmàohóngtóngyóuānshī
sòng / zhāng

bīnchūshìchūnyuánjìngzhōngcándàochí

èryuèméihuāháibàngzhúshíyóuzǒngnéngshī

hénglánzhùyànzhēngduànshíyuánjìngkànchí

wènlíntíngshìshuízhùshānyuánchíjiǔběnyōu

注释
湖滨:湖边。
暮春:春天的末尾。
绿径:绿色的小路。
钟残:钟声渐渐消逝。
寺迟:寺庙显得遥远。
梅花:梅花。
傍竹:依傍着竹子。
一时:此刻。
总能诗:都能吟诗作对。
横栏:横放的栏杆。
著砚:搁置砚台。
争濡墨:争先恐后地蘸墨。
断石:断裂的石头。
静看池:静静地欣赏池塘。
邻亭:邻近的亭子。
谁筑:何人建造。
山园:山中的园林。
持酒:举杯饮酒。
幽期:隐秘的约定。
翻译
湖边初穿春天的新衣,寺庙钟声悠长,傍晚才抵达。
二月梅花还与竹子为伴,游人们此时都善于作诗。
横栏上研磨着笔砚,争夺着蘸墨,围着断裂的石头观赏池塘。
无需询问那邻近亭台是谁所建,山中园林本就是我们幽静的约定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游园的场景,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安福寺,体验着初试新衣的清新和暮春的温馨。绿油油的小径延伸到古老的寺庙,钟声悠扬而又有些许的遗忘感。二月时节,梅花依旧与竹林为伴,而游客们则总是能在这里找到诗意的灵感。

横栏之上,砚台铺陈,墨迹渲染,似乎在争夺着时间的痕迹。断石旁边,蒲草随风舞动,池水静谧,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那邻近的亭子,无需询问它是谁所筑,只知道它与山园相呼应,持酒而行,是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一种对幽深期许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意境的营造,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致远、诗意盎然的世界。张镃以其精湛的笔触,捕捉到了春日游园的美好,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情趣。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蓬户

野客何为户,编非茅即蓬。

松坚难阖辟,竹瘦谩牢笼。

疏密殊无准,粗纤任不同。

我常知善闭,宁向此矜功。

(0)

送向兄荆父帅维扬二首·其二

大父曾开刺史天,固应陈迹尚依然。

邦人却怪家风在,故老今推宅相贤。

仗钺秉旄仍置使,轻裘缓带更安边。

须知此日分忧重,更觉光荣掩后前。

(0)

再次前韵二首呈士秀·其一

相逢此日胜平生,不厌支筇数送迎。

乐地共欣三径就,诗坛仍见一军惊。

风飘柳线曾经染,雪著梅梢分外清。

光景唤人无计奈,剩烦佳句破愁城。

(0)

偶作二首·其一

身閒赢得闭斋房,不向尘中染色香。

静处试寻真面目,光阴非短亦非长。

(0)

洁泉

绝爱泓然一鉴渟,肯教尘土犯清泠。

祇缘较德先生似,不为争名陆羽经。

(0)

和叔武逢梅二首·其一

爱花不厌百回看,细数香须定若干。

莫怨东风消息早,为凭佳句唤司寒。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