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处天光发,何尝离定中。
问云谁散乱,又道主人公。
触处天光发,何尝离定中。
问云谁散乱,又道主人公。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镈所作,名为《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十七·泰定轩》。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优美,充满了禅意。
"触处天光发"一句,直接描绘出诗人在静寂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这里的“触处”意味着无需刻意追求,只要心境清净,那么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内心与外界光明的相互流动。
"何尝离定中"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物外的心灵状态。“定中”指的是心如止水,达到了禅宗中的“寂然不动”的境界。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精神追求。
下面两句"问云谁散乱,又道主人公"则是在探讨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关系。“问云”通常是对自然现象的疑问,但在这里,它更像是诗人自我反思的声音。云本无定形,既可以聚集也可能飘散,这里借“问云”来喻示内心世界的变化多端。
"又道主人公"则是在强调主体意识,即便是面对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精神和清醒的自我认识。这里的“主人公”,既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存在,拥有对内心世界的绝对控制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衬手法,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神追求。它不仅描绘了一个静谧、光明的内在世界,也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纷争的禅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