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叠峰头一道泉,分明来处与云连。
几人竞赏飞流胜,今日方知至味全。
鸿渐但尝唐代水,涪翁不到绍熙年。
从兹康谷宜居二,试问真岩老咏仙。
九叠峰头一道泉,分明来处与云连。
几人竞赏飞流胜,今日方知至味全。
鸿渐但尝唐代水,涪翁不到绍熙年。
从兹康谷宜居二,试问真岩老咏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庐山三叠泉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内心的喜悦。
"九叠峰头一道泉"这一句直接点出了泉水的来源,位于高耸的九叠峰之巅,泉水清澈,一线溪流直下。"分明来处与云连"则描绘了泉水源远流长,与天边的云气相接,显得既神秘又壮观。
"几人竞赏飞流胜"表达了诗人和其他游人的共同心情,都对这飞流直下的泉水景致赞不绝口。"今日方知至味全"则是诗人个人感受的深化,意味着在亲身体验后,对这美妙的自然之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享受。
接下来的两句"鸿渐但尝唐代水,涪翁不到绍熙年"通过历史的对比,强调了泉水之美非同寻常。"鸿渐"指的是古时名泉,而"唐代水"则是对过去盛世之水的称颂;"涪翁"可能是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物,而"不到绍熙年"则是说即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美景,也未能与眼前的庐山三叠泉相比。
最后两句"从兹康谷宜居二,试问真岩老咏仙"则转向了对生活的建议和内心的向往。诗人似乎在提议在这宁静的谷地安顿下来,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而最后一句"试问真岩老咏仙"更是带有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仿佛诗人希望能找到一个像神仙一样的隐者,与这片山水共同咏唱着生命之歌。
君不见高山万仞连苍旻,天长地久成埃尘。
君不见长松百尺多劲节,狂风暴雨终摧折。
古今何事无圣贤,吾爱伯阳真乃天。
金堂玉阙朝群仙,拍手东海成桑田。
海中之水慎勿枯,乌鸢啄蚌伤明珠。
行路难,艰险莫踟蹰。
常思剑浦越清尘,豆蔻花红十二春。
昆玉已成廊庙器,涧松犹是薜萝身。
虽同橘柚依南土,终愧魁罡近北辰。
好向昌时荐遗逸,莫教千古吊灵均。
客从西北来,遗我翠织成。
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
逶迤罗水族,琐细不足名。
客云充君褥,承君终宴荣。
空堂魑魅走,高枕形神清。
领客珍重意,顾我非公卿。
留之惧不祥,施之混柴荆。
服饰定尊卑,大哉万古程。
今我一贱老,裋褐更无营。
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叹息当路子,干戈尚纵横。
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
李鼎死岐阳,实以骄贵盈。
来瑱赐自尽,气豪直阻兵。
皆闻黄金多,坐见悔吝生。
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贶情。
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
振我粗席尘,愧客茹藜羹。
雁门禅客吟春亭,牡丹独逞花中英。
双成腻脸偎云屏,百般姿态因风生。
延年不敢歌倾城,朝云暮雨愁娉婷。
蕊繁蚁脚黏不行,甜迷蜂醉飞无声。
庐山根脚含精灵,发妍吐秀丛君庭。
湓江太守多闲情,栏朱绕绛留轻盈。
潺潺绿醴当风倾,平头奴子啾银笙。
红葩艳艳交童星,左文右武怜君荣,白铜鞮上惭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