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宫人冢》
《宫人冢》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尽是离宫院中女,苑墙城外冢累累。

少年入内教歌舞,不识君王到老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ōngrénzhǒng
táng /

jìnshìgōngyuànzhōngyuànqiángchéngwàizhǒnglèilèi

shǎoniánnèijiàoshíjūnwángdàolǎoshí

注释
尽是:全部是。
离宫:皇家宫殿。
院中女:宫中的女子们。
苑墙:宫苑的围墙。
城外:宫墙外面。
冢累累:众多的坟墓。
少年:年轻的男子。
入内:进入宫中。
教歌舞:教授歌舞技艺。
不识:未曾认识。
君王:帝王。
到老时:直到老年。
翻译
这里都是宫廷中的女子们
宫墙之外,陵墓连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宫怨妇的哀愁与无奈,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于宫廷生活的感慨。

“尽是离宫院中女”一句,以“尽是”二字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离别和寂寞的环境之中。这里的“离宫”,并非指实际意义上的废弃宫殿,而是象征着那些被冷落、远离权势中心的女子。

紧接着,“苑墙城外冢累累”一句,通过对宫墙以外墓冢连绵的描写,勾勒出一个生与死交织的画面。这里的“苑墙”,通常指的是皇家园囿或宫室周围的绿色围墙,而“城外冢累累”则暗示了生命的消逝和历史的沉重。

第三句“少年入内教歌舞”,转而描绘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景象。这里的“少年入内”,指的是那些年轻貌美、才艺双全的女子被选入宫中,学习歌舞以供皇家娱乐。这句话既反映了当时后宫选拔女的现实,也隐含着这些女子可能会经历由盛转衰的命运。

最后一句“不识君王到老时”,则是对前述情境的一种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那些年轻进宫的女子未来的担忧。当年的美貌与活力终将随时间流逝,而等待她们的可能只是孤独和凄凉。

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将宫中女子的青春与衰老、生机与死亡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怀旧二首·其一

陌上传宣学士声,旋施席帽拂华缨。

催誊制草依时进,多点宫莲彻夜明。

五相一翁真薄命,三君八俊总虚名。

世间妙物无过酒,浇得胸中磊块平。

(0)

听蛙方君作八老诗效颦各赋一首内三题余四十年前已作遂不重说倡言别赋二题足成十老.老僧

半间古屋冷飕飕,死尽同参偶独留。

昔已寻师远行脚,今惟见佛小低头。

旧绫无用聊收取,破衲难缝且著休。

年少还知贫道不,曾同王谢二公游。

(0)

君畴仰晦茂功蒙仲和余差须韵二诗再答二首·其一

懊悔平生择术差,誓将秋实代春华。

幸无大节污青史,曾有狂言坏白麻。

已约宗雷同入社,且饶燕许自成家。

傍人不必争残线,秃笔何因肯再花。

(0)

余自戊申春得疾止酒十年戊午秋开戒小饮二首·其二

自是病躯孱,元非饮量悭。

灾星俄引去,美禄稍支还。

兀兀醺酣后,蘧蘧解脱间。

祖云谁缚汝,妙语颇相关。

(0)

老欢

功名幻妄炊粱枕,岁月奔忙下坂轮。

昔作时来木居士,今为暑退竹夫人。

白襦裙稳于归衮,黄独苗甘似食珍。

老汉秃残惟齿发,不妨句子尚尖新。

(0)

小雪后二日二首·其一

吾评世间病,至惨莫如盲。

亲友不觌面,子孙惟认声。

根存神不死,食既魄难生。

赖有鬳斋老,书来吊失明。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