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满野隐松杉,无数峰峦碧似蓝。
京国归来诗满轴,西风吹帽鬓毵毵。
白云满野隐松杉,无数峰峦碧似蓝。
京国归来诗满轴,西风吹帽鬓毵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京城归来后,沿途所见的自然美景以及内心的感慨。首句“白云满野隐松杉”,以“白云”为背景,隐现于其中的“松杉”既展现了山林的幽静与高洁,也暗示了诗人归途中的闲适心境。次句“无数峰峦碧似蓝”,进一步渲染了山色之美,将碧绿的山峦比作深蓝,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丰富的山水画卷。
接着,“京国归来诗满轴”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经历。从繁华喧嚣的京城回到宁静的乡野,诗人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有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思考,这些情感都化作了诗句,充满了诗人的笔端。最后,“西风吹帽鬓毵毵”以自然界的风声,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外貌特征——被风吹动的帽子和稀疏的鬓发,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诗人年华渐逝、岁月不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从都市到乡村的转变过程中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之子来夔子,春江又绿波。
分符惭政拙,赞画赖才多。
翰墨妙挥染,词章工琢磨。
扁舟先吾去,送别奈愁何。
立春三日馀,霏霏下人间。
胡不瑞嘉平,天于此偏悭。
忽从何处来,顷刻堆尘寰。
投隙妙能入,遇圆巧成环。
侵凌到肌骨,点缀生容颜。
凝积遽如许,扫除良亦艰。
牧羊念大窖,拥马愁蓝关。
我时巴峡观,眩晃迷江山。
认峰失白盐,问俗非乌蛮。
岂无兴可乘,扁舟正宜还。
晚菊鲜鲜梅蕊新,天涯对酒忽三人。
才高不比丹青相,志大聊为州县臣。
麾把普彭夔子国,榜同詹愈季元宾。
二公行矣居廊庙,放我江湖作逸民。
十月更十日,黄花开满枝。
鲜鲜如可餐,采采还自疑。
重阳不堪摘,况后一月期。
既晚何用好,兹言闻退之。
天然傲霜性,宁问早与迟。
不以日月断,深杯为花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