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窗领岚翠,师得世情忘。
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
泉声淹卧榻,云片犯炉香。
寄语题门者,看经在上方。
轩窗领岚翠,师得世情忘。
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
泉声淹卧榻,云片犯炉香。
寄语题门者,看经在上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轩窗领岚翠,师得世情忘"表达了僧人隐居于深山之中,将自己从尘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则显示了僧人对于佛法的执着和对往昔祖师的崇敬,他们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寻找精神的寄托。
"泉声淹卧榻,云片犯炉香"生动地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其中“泉声淹卧榻”让人联想到清晨或夜晚时分,泉水潺潺的声音伴随着僧人的睡眠,而“云片犯炉香”则是午后或者傍晚时分,云雾缭绕中炉火燃烧的香烟与天地交融。
"寄语题门者,看经在上方"则是一种劝勉和指导,告诫那些来访者应该去寻找并研读佛家的经典,这些经典就藏于寺院的高处,是修行的指引。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环境、精神追求以及与世隔绝的情感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致远、超脱尘俗的佛教修持世界。
秋风鬓未丝,言语带霜气。
老人读我诗,谓为俗所忌。
孤生忧患馀,积想辄成累。
惟诗性与近,屈曲可行意。
江湖实寥寥,中亦判泾渭。
向来道恐孤,况夺眼中士。
中原博反掌,送日剩残泪。
奈何廿年短,及此不祥事。
变衰有遣音,发吻动哀吹。
情知穷则然,废去端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