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狂汲戆故难平,诡丽文章世所惊。
久历外台还内职,全凭儒术决边情。
批鳞一疏终应省,抉目重阍忍自明。
地下未随龙比去,愧从幽屏得偷生。
盖狂汲戆故难平,诡丽文章世所惊。
久历外台还内职,全凭儒术决边情。
批鳞一疏终应省,抉目重阍忍自明。
地下未随龙比去,愧从幽屏得偷生。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陈宝琛所作,题为《三哀诗(其二)袁太常》。诗人通过对袁太常(袁世凯)的评价,表达了对他的复杂情感。首句“盖狂汲戆故难平”暗示袁世凯的个性狂放直率,不易平息,可能指其政治风格。次句“诡丽文章世所惊”赞扬了袁世凯出众的文采和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
第三句“久历外台还内职”描述了袁世凯从地方官职转任中央职务的经历,显示出他的仕途变迁。第四句“全凭儒术决边情”则强调他凭借儒家学识处理边疆事务的能力,表明他对国家的贡献。
第五、六句“批鳞一疏终应省,抉目重阍忍自明”暗指袁世凯曾上疏直言,即使面临困境,也坚持自我表白,表达了他的忠诚与勇气。最后一句“地下未随龙比去,愧从幽屏得偷生”表达了诗人对袁世凯未能善终的遗憾,以及自己虽身处僻远但仍感惭愧,因为还能苟活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扬了袁世凯的才能,又寓含对其命运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和复杂情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