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干疏枝远望迷,山村不辨树高低。
花开庾岭寒香袭,日暮惟闻喜鹊啼。
古干疏枝远望迷,山村不辨树高低。
花开庾岭寒香袭,日暮惟闻喜鹊啼。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间烟梅的静谧景象。首句“古干疏枝远望迷”以“古干疏枝”勾勒出梅树苍老而稀疏的姿态,远处望去,仿佛迷离不定,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山村不辨树高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朦胧,山村里树木错落,难以分辨哪是梅树,哪是其他树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花开庾岭寒香袭”一句,将视角转向梅花盛开的场景。庾岭,此处借指高山或高处,暗示梅花生长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寒香,既表现了梅花的坚韧与高洁,也增添了诗的意境美。最后,“日暮惟闻喜鹊啼”以日落时分的宁静为背景,通过“喜鹊啼”这一细节,不仅打破了之前的寂静,也赋予了画面生机与活力,同时“喜鹊”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增强了诗歌的寓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山间烟梅的美丽画卷,展现了梅花在严寒中的顽强生命力,以及其带来的清新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美好寓意的寄托。
寒食江天气最清,庾公晨望动高情。
因逢内火千家静,便睹行春万木荣。
深浅山容飞雨细,萦纡水态拂云轻。
腰章本郡谁相似,数日临人政已成。
自从去岁别流沙,独恨今秋归望赊。
将谓西南穷地角,谁言东北到天涯。
山河远近多穹帐,戎俗迢观少物华。
六月尚闻飞雪片,三春岂见有烟花。
凌晨倏闪奔雷电,薄暮斯须敛霁霞。
傍对崇山形屹屹,前临巨壑势呀呀。
昨来羁思忧如捣,即日愁肠乱似麻。
为客已遭迍否事,不知何计得还家。
水石引我去,南湖复东壑。
不厌随竹阴,来登石上阁。
磴道通石门,欹崖断如凿。
飞梁架峰头,夭矫虹霓若。
下视竹木杪,仰见悬泉落。
水声兼松吹,音响参众乐。
时时为雾雨,飘洒湿帘箔。
吾欲弃簪缨,于兹守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