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寻鲍明远读书台故址》
《寻鲍明远读书台故址》全文
清 / 周大槐   形式: 古风

我慕参军才,朅来访遗址。

高台吟悲风,参军不可起。

忆自永嘉后,文章惭萎靡。

大雅既不作,龟黾乱宫徵。

参军于其间,邈然独高视。

晋宋可胸吞,颜谢差角犄。

名高虑招尤,服美畏人指。

才尽岂文通,韬晦自吝鄙。

一家有令晖,清言亦复绮。

想当燕坐时,唱酬频戾止。

六代久荒凉,参军尚在耳。

读书台虽空,读书人未死。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周大槐所作,名为《寻鲍明远读书台故址》。诗中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家鲍照(字明远)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读书台遗址的探访与感慨。

首句“我慕参军才”,直接点明了对鲍照才华的钦佩。接下来,“朅来访遗址”则描述了诗人亲自前往寻找鲍照读书台旧址的情景。通过“高台吟悲风,参军不可起”两句,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鲍照的读书台比作高台,在悲风中吟诵,暗示了鲍照虽已不在,但其精神和作品依然存在。

“忆自永嘉后,文章惭萎靡”两句,诗人回顾历史,感叹自东晋永嘉之乱后,文坛逐渐衰落,缺乏像鲍照这样的杰出人才。接着,“大雅既不作,龟黾乱宫徵”进一步强调了文风的颓废,比喻为正统音乐(大雅)不再出现,而低俗之作充斥(龟黾乱宫徵)。

“参军于其间,邈然独高视”赞扬了鲍照在混乱文坛中的独特地位和高远视野。“晋宋可胸吞,颜谢差角犄”则将鲍照与晋宋时期的其他著名文人相比较,突出其才华横溢。

“名高虑招尤,服美畏人指”揭示了鲍照因才华出众而可能遭遇的非议和压力,以及他谨慎低调的生活态度。“才尽岂文通,韬晦自吝鄙”表达了对鲍照未能充分发挥才华的遗憾,同时也赞赏其自我约束和谦逊。

最后,“一家有令晖,清言亦复绮”描绘了鲍照家庭的和谐与智慧的交流。“想当燕坐时,唱酬频戾止”想象鲍照在宁静时刻与友人的互动,充满了诗意和文化氛围。“六代久荒凉,参军尚在耳”感叹时光流逝,鲍照虽已逝去,但其影响犹存。“读书台虽空,读书人未死”则以乐观的态度,表示虽然物质的读书台可能消失,但鲍照的精神和作品永远流传。

整首诗通过对鲍照及其读书台的追忆,展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个人才华与时代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周大槐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暮春游韦氏庄忆十二年前先伯修暨顾升伯李长卿偕游此地今伯修去世八年顾李二兄新以言去古人云未免有情谁能遣此潸然久之

犹记天街白鼻騧,出门长是踏飞沙。

几年夜雨慈恩寺,十度春风奈子花。

石火仓忙思驻景,滩流清浅梦移家。

东林法道衰如许,不见栽莲谢永嘉。

(0)

送君御宪佥治兵甘州·其一

秋尽天山道几盘,萧萧韎韐塞霜寒。

材官似雪分行出,胡女如花隘路看。

白鼻騧前因舞袖,青油幕底拜呼韩。

知君解得从军乐,不畏沙场行路难。

(0)

赠人

看君如欲老岩阿,矫首青霄路若何。

近日弹章中贵少,一时谪籍楚人多。

山岚会意还生色,湖水无心也自波。

天语丁宁犹记尔,年来或恐滞渔蓑。

(0)

郊外送客即席

漕河水煖绿澜生,听鸟看山也自清。

宝马骄嘶尘百丈,朱帆高捲日千程。

飞杯客子纷无数,度曲儿童浪有情。

人物喧阗烟树里,桃花如锦烂春城。

(0)

送焦弱侯老师使梁因之楚访李宏甫先生

丹书早发凤凰楼,杨柳青除满陌头。

征马晚嘶梁苑月,孤帆晴指洞庭秋。

莲开白社来陶令,瓜熟青门谒故侯。

自笑两家为弟子,空于湖海望仙舟。

(0)

赠散木和小修韵·其二

腐儒偃蹇鬓毛残,三十身闲众所难。

向客不题俗姓字,避人真著古衣冠。

宝刀入屋心犹侠,老马怜途泪未乾。

学道莫须占影草,只应行出尽头竿。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