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天山道几盘,萧萧韎韐塞霜寒。
材官似雪分行出,胡女如花隘路看。
白鼻騧前因舞袖,青油幕底拜呼韩。
知君解得从军乐,不畏沙场行路难。
秋尽天山道几盘,萧萧韎韐塞霜寒。
材官似雪分行出,胡女如花隘路看。
白鼻騧前因舞袖,青油幕底拜呼韩。
知君解得从军乐,不畏沙场行路难。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军事活动的紧张氛围。首句“秋尽天山道几盘”,以“秋尽”点明季节,暗示时间的流逝;“天山道几盘”则勾勒出蜿蜒崎岖的山路,为后文的边塞场景铺垫。接着,“萧萧韎韐塞霜寒”一句,通过“萧萧”形容风声,渲染出边塞的肃杀之气;“韎韐”指古代战袍,此处借指士兵,与“塞霜寒”共同营造出战场的严酷环境。
“材官似雪分行出,胡女如花隘路看。”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士兵比作白雪,既表现了他们纪律严明、排列整齐的军容,也暗含了他们如同冬日里的一抹亮色,给边塞带来生机。而“胡女如花”则描绘了边塞女性的美丽,与士兵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一种异域风情。
“白鼻騧前因舞袖,青油幕底拜呼韩。”这里通过“白鼻騧”(一种马匹)和“舞袖”(舞动的衣袖),展现了士兵在行进中的动态美,以及边塞生活的活泼一面。而“青油幕底拜呼韩”则描述了军营中举行仪式的情景,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军队的组织性和庄重性。
最后一句“知君解得从军乐,不畏沙场行路难。”表达了对友人前往边疆任职的理解与支持,认为他能够享受从军的乐趣,勇敢面对战场的艰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边塞的自然风光和军事活动,还蕴含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边疆生活的独特见解。
言归游鹭渚,徘徊不能去。
其上神圣凭,其下群彦附。
山川郁灵奇,云构开轩翥。
而我栖其中,踌躇独四顾。
谁欤新此堂,经营极思虑。
佥云乡有善,久为一国慕。
华胄溯泷冈,家声起郎署。
德星聚一门,四邻咸芘护。
愿大力能偿,此举征才具。
余闻叹且钦,吾党徒虚据。
平生思万间,广厦在何处。
如公意气豪,安俟旁力助。
不朽身与存,百年人其树。
九州寒士多,惜公不当路。
犹幸耆英堂,洛中有文潞。
愿与鲁诸生,同咏于飞鹭。
底事楼台问海滨,园亭聊复憩吟身。
絮萍处处如迎送,泥爪匆匆孰主宾。
种树我还殷后望,栽花君尚有余春。
临歧莫负扳条意,何日东来话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