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市中相耳语,欲报深雠谁敢去。
壮士闻之气郁陶,平生侠烈同荆高。
发上指冠泪如雨,借问君雠在何许。
一剑朝辞都市傍,素车直指邯郸路。
刺杀雠人函首归,争看颈血犹沾衣。
主人欲奉千金报,问以姓名终不告。
辞君跃马出都门,君但报雠毋报恩。
两人市中相耳语,欲报深雠谁敢去。
壮士闻之气郁陶,平生侠烈同荆高。
发上指冠泪如雨,借问君雠在何许。
一剑朝辞都市傍,素车直指邯郸路。
刺杀雠人函首归,争看颈血犹沾衣。
主人欲奉千金报,问以姓名终不告。
辞君跃马出都门,君但报雠毋报恩。
这首《侠客行》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描绘了一位侠客为报深仇,勇往直前,不畏生死的形象。诗中的侠客在市集中与人密谈,决定为他人复仇,其勇气和决心令人动容。他慷慨激昂,义愤填膺,发誓要为朋友报仇雪恨。
“两人市中相耳语,欲报深雠谁敢去。” 开篇即点明侠客的决绝之心,他与人密谋,准备为朋友复仇,却无人敢同行,凸显了侠客的孤独与勇敢。
“壮士闻之气郁陶,平生侠烈同荆高。” 通过“壮士”的反应,侧面烘托出侠客的侠义精神,将其与历史上的荆轲相比,进一步强调了侠客的英勇与豪情。
“发上指冠泪如雨,借问君雠在何许。” 描绘侠客在得知仇人的下落后,情绪激动,泪水如雨,显示出他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复仇的决心。
“一剑朝辞都市傍,素车直指邯郸路。” 侠客毅然决然地离开都市,直奔仇人的所在地邯郸,展现了他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
“刺杀雠人函首归,争看颈血犹沾衣。” 侠客成功复仇后,将仇人的头颅带回,众人围观,颈血斑斑,这一幕既展示了侠客的胜利,也暗示了复仇的残酷。
“主人欲奉千金报,问以姓名终不告。” 主人想要重金酬谢侠客,但侠客拒绝透露自己的姓名,体现了他淡泊名利、重情轻财的高尚品质。
“辞君跃马出都门,君但报雠毋报恩。” 最后两句,侠客告别主人,独自一人跃马远行,只求完成复仇的使命,不图任何回报,彰显了侠客的纯粹与无私。
整首诗通过对侠客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古代侠义精神的魅力,以及对友情、正义与勇敢的颂扬。
自君之出矣,弦吹绝无声。
思君如百草,撩乱逐春生。
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
觉时枕席非碧山,侧身西望阻秦关。
麒麟阁上春还早,著书却忆伊阳好。
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
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鸣皋绝世尘。
鸣皋微茫在何处?五厓峡水横樵路。
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
去时应过嵩少间,相思为折三花树。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
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了然不觉清心魂,祗将叠嶂鸣秋猿。
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
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