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
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了然不觉清心魂,祗将叠嶂鸣秋猿。
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
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
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了然不觉清心魂,祗将叠嶂鸣秋猿。
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
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壁画中的山水景象,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开篇“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两句,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画中高耸的山堂及壁上的绘画,烛光照耀下,一幕幕生动的景象跃然纸上。接下来,“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几句,更是以磅礡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波涛汹涌、山峦叠嶂的壮丽画面,诗人通过对比,把目光所及之处描绘得如同现实一般。
“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则是诗人对景象进行联想,透过光线感知到山间的气息变化,似乎能预感到即将来临的雪花。接着,“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两句,以静谧的溪流和秦人赏花的情境,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了然不觉清心魂,祗将叠嶂鸣秋猿。”表达了诗人在欣赏壁画时的心灵感受,仿佛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忘却尘世的喧嚣。最后,“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则是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一美好景象,心情喜悦,不禁吟唱起来,将这份愉悦传递至更远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细腻描绘和丰富联想,把壁画中的山水世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