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蛩》
《闻蛩》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晚凉豪兴生,刺舟载明月。

心托碧琅天,身在水精阙。

何来在砌蛩,振羽数声发。

协候方朱明,审音报商越。

通灵信物类,不与惟时节。

来者复无住,知然却怡悦。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闻蛩》。诗中描绘了诗人于晚凉之际,乘舟赏月的情景,心境与自然和谐共融,通过听闻蛩声,感受到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喜悦。

首句“晚凉豪兴生,刺舟载明月”,描绘了一幅月下泛舟的景象,晚风轻拂,带来一丝凉意,激发了诗人的豪情逸兴,他划动小舟,载着一轮明月,悠然自得地游荡在水面上。

接着,“心托碧琅天,身在水精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交融。碧琅天,指的是清澈透明的天空,象征着纯净的心境;水精阙,则是水中宫殿的隐喻,暗示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何来在砌蛩,振羽数声发”描绘了诗人听到蛩声的情景。蛩,即蟋蟀,其鸣声在秋夜尤为明显。诗人好奇地询问这声音从何处传来,随后听到了几声清脆的蟋蟀鸣叫。

“协候方朱明,审音报商越”则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朱明,指夏至后的时节,商越则是五音中的商音和越音,分别代表秋季和冬季。诗人通过蟋蟀的鸣叫声,感知到了季节的更迭,仿佛它们在为即将到来的秋季报讯。

最后,“通灵信物类,不与惟时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蟋蟀的鸣叫不仅是季节变换的信号,更是自然界的一种“通灵信物”,能够传达出宇宙间微妙而深邃的信息。

“来者复无住,知然却怡悦”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平和心态。他知道,世间万物都有其规律和周期,无论是来去还是变化,都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因此,他以一种怡然自得的态度,欣赏并接纳这一切,从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晚凉泛舟、月色、自然声音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敏感感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哲理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减字朩兰花.生日

当年四十。走马长安冲雨雪。又五年来。

寥落柴门酒一杯。从今以后。樵斧渔罾都制就。

三两村翁。快活青山绿水中。

(0)

梦江南.湖上春早二首·其二

妆阁外,一带绿杨烟。

冶叶倡条今尽矣,春来那得到三眠。何处繫郎船。

(0)

浣溪沙.宴池屡寄诗存问,余方戒吟,未有答也。比复来索拙作且惠佳篇,为破戒作两阕酬其美意·其一

敢道蛾眉不入时,难随鼙鼓弄腰支,春来叠损画罗衣。

乍近芳丛疑更怯,细思前梦是还非,此时情味费低徊。

(0)

玉楼春.寄怀枣园辰溪

白蘋风起凉初峭,万里故人书始到。

分襟岁月未为多,侧帽情怀何故少。

人言何所无芳草,莫倚阆风悲远眺。

君从楚客赋中行,我向巴猿啼处老。

(0)

菩萨蛮

棱棱瘦骨凝鞭血,敝车欹侧关城血。

振鬣一长嘶,马情人岂知?

当年辽冀战,事往如流电。

高纛拥千骑,谁家玉雪儿?

(0)

临江仙.次日复同瑶如诸公饮

楼上忽惊灯影歇,吴侬不重馀宵。

银蟾静看十分娇。酒星还作伴,相赠彩云高。

莫话锦堂京洛事,山中毕竟风骚。

秋娘为我吮霜毫。去留无限恨,倦鹊起僧寮。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