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睹空王宇,谁兴浩劫心。
散花疑白象,布地果黄金。
水雾飞梁洒,夕阳迥殿阴。
独嗤簪绂客,游赏托云林。
不睹空王宇,谁兴浩劫心。
散花疑白象,布地果黄金。
水雾飞梁洒,夕阳迥殿阴。
独嗤簪绂客,游赏托云林。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不睹空王宇”,表达了诗人身处佛寺之中,却未见到佛像的空灵之境,暗示了对佛法无边的敬畏和领悟。次句“谁兴浩劫心”则引发读者思考,浩劫之下,何人能有如此心境来寻求解脱?
“散花疑白象”以白象比喻佛法广大,散花之举仿佛象征着佛法的普度众生,形象生动。接下来,“布地果黄金”描绘了金黄色的落花铺满地面的景象,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义,寓意佛法如金,珍贵无比。
“水雾飞梁洒,夕阳迥殿阴”通过描绘水雾弥漫、夕阳斜照的场景,营造出寺庙的宁静与神秘,进一步烘托出佛寺的庄重气氛。最后一句“独嗤簪绂客,游赏托云林”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客的轻蔑,他们忙于游赏,而诗人则选择在云林中寄托心灵,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的景色,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尘世浮华的淡然态度。
数日秋风冷,丘园独自身。
閒看篱下菊,忽忆社中人。
苦咏肩常瘦,移家债又新。
极知君淡泊,十载得相亲。
忧来驱我行,困来驱我睡。
文章堆案头,时复一开视。
岂能皆通说,偶然聊适意。
骏马骤平途,里程何足计。
万象罗目前,忽为尘所昧。
虎豹贵搜猎,狐兔从委弃。
五鼎虽共珍,闻名岂知味。
均此一卷书,今日与昨异。
求名无欲速,要当毕斯世。
古人不为经,言动人偶记。
悲哉汉诸儒,白首闇文义。
营营学佛徒,皆喜訾吾道。
怜师独异群,儒艺知探讨。
诵诗三四章,往往见词藻。
玉璞在琢磨,不难成至宝。
知予本好古,身服仁义老。
勤请送行诗,安足慰枯槁。
别时汝颍路,凉叶经秋早。
南游何当还,江潭无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