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来驱我行,困来驱我睡。
文章堆案头,时复一开视。
岂能皆通说,偶然聊适意。
骏马骤平途,里程何足计。
万象罗目前,忽为尘所昧。
虎豹贵搜猎,狐兔从委弃。
五鼎虽共珍,闻名岂知味。
均此一卷书,今日与昨异。
求名无欲速,要当毕斯世。
古人不为经,言动人偶记。
悲哉汉诸儒,白首闇文义。
忧来驱我行,困来驱我睡。
文章堆案头,时复一开视。
岂能皆通说,偶然聊适意。
骏马骤平途,里程何足计。
万象罗目前,忽为尘所昧。
虎豹贵搜猎,狐兔从委弃。
五鼎虽共珍,闻名岂知味。
均此一卷书,今日与昨异。
求名无欲速,要当毕斯世。
古人不为经,言动人偶记。
悲哉汉诸儒,白首闇文义。
这首宋诗《读书》是薛仲庚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独特见解和人生感悟。诗中以“忧来驱我行,困来驱我睡”起笔,描绘了读书时内心的驱动力,即使忧虑或疲倦也无法阻挡求知的热情。诗人强调读书并非为了通晓所有内容,而是“偶然聊适意”,即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偶尔得到心灵的满足。
接下来,诗人将读书比作骏马驰骋,虽道路平坦,但并不执着于路程的长短,而是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洞察万象。然而,“忽为尘所昧”又揭示了现实中的诱惑和干扰,使人心灵被琐事遮蔽,难以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事物。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是珍贵的书籍,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和体验,也只是空有名声,无法体会其真谛。他强调读书的价值在于持续学习和积累,而非追求速成。“古人不为经,言动人偶记”表明,真正的学问在于言之有物,能够触动人心。
最后,诗人感慨汉代儒生们终其一生研读经典,却未能真正领悟其深意,以此警示后人,读书应持之以恒,终身学习,不应急于求名,而应致力于毕生的学术追求。
总的来说,薛仲庚的这首《读书》寓含了对读书目的、方法和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出古代文人对学问的敬重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尝闻众乐亭,未窥众乐景。
今蒙贶新诗,若得暂观省。
万象盈纸来,孤风随笔骋。
丹青惭近功,造化与遥领。
因识主人怀,殆非郡侯政。
所寄嬉游中,期欢众庶竞。
无俾一夫愁,将和四时盛。
此而推是心,况乎持大柄。
青山绿水佳,百草千花胜。
吾将因宦游,异日细谣咏。
居然麋鹿性,疏散疾已痼。
杖策城东门,旷景引閒步。
日正摇江影,春已暖沙路。
疏梅忽相值,与我如有素。
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
颇复动诗兴,况乃有酒户。
与君嗅花饮,饮罢为花赋。
揽此冰雪姿,裁作山间句。
更得双南金,何逊似风度。
夷融兴未惬,短景不少驻。
呼僮扶步归,要折花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