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斋人语寂,清坐独巑岏。
有兴凭诗遣,无聊把剑看。
香残金鸭冷,膏尽玉虫寒。
出见庭无月,方知夜色阑。
茅斋人语寂,清坐独巑岏。
有兴凭诗遣,无聊把剑看。
香残金鸭冷,膏尽玉虫寒。
出见庭无月,方知夜色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景象,诗人坐在茅草铺就的斋室里,周围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音。诗人心中有所感悟,便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怀;而在无聊的时候,他又拿起剑来观赏。
“香残金鸭冷”一句,可能是指室内供奉的香炉中的香已经燃尽,连带着那个用金子制成的鸭形香炉也变得冰冷起来。这不仅描绘了室内的寂静,也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气氛的萧瑟。
“膏尽玉虫寒”则是说夜深人静,连那玉石雕刻的小虫饰品都透露出一种冰凉感。这种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物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切感受。
最后两句“出见庭无月,方知夜色阑”,则是说当诗人走出室外,看到了没有月亮的院落,这时才真正体会到夜色之浓重。这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致,也表达了诗人对夜的深刻感悟。
总体而言,整首诗通过对静谧氛围和物象细节的精妙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独特的审美情趣。这是一首充满意境之美、寂静之感的夜景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