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六言十二首·其八》
《春日六言十二首·其八》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渊明甫涉知命,汲汲登皋临流。

侬长渠三十岁,故当秉烛出游。

(0)
注释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甫:刚刚。
涉:经历,领悟。
知命:理解天命,指人生阶段。
汲汲:急切的样子。
登皋:登上高地或山丘。
临流:面对流水。
侬:我。
渠:他(古代人称自己)。
三十岁:年龄。
故:所以。
秉烛:手持蜡烛,象征晚年。
出游:夜游。
翻译
陶渊明刚刚领悟到人生的命运,急切地登上山丘面对流水。
我已经年过三十,理应手持蜡烛去享受夜晚的游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春日六言十二首(其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渊明甫涉知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渊明”指的是深远而又清晰的智慧,通过“甫涉”二字,传递出一种对生命哲理的探索和体悟。"知命"则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境界,即认识并接受天命或自然规律的安排。

“汲汲登皋临流”这句描绘了诗人登上小丘(皋)旁观河流的情景。“汲汲”形容心情的迫切和急躁,但在这里似乎也带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渴望或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临流"则更强调了诗人与大自然亲近的心境。

“侬长渠三十岁”中,“侬长渠”应指的是诗人自己,而“三十岁”常被视为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许多古代文人都在这个年纪有所成就或反思。

“故当秉烛出游”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年龄节点上,应该更加珍惜光阴,抓紧时间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秉烛"意指手持蜡烛,象征着有限的生命之光,而“出游”则是对自由旅行、放松心情的一种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对于生命意义和个人的境界追求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送汪容甫之淮阴三首·其一

烟开江上山,日照湖边树。

梫本发华滋,蕉花泫凉露。

秋籁空外鸣,幽香暗中度。

激扬引青讴,荡涤驱俗虑。

良辰畴勿怀,游子不得顾。

季鹰念将归,伯鸾忽又去。

草草储㝛粮,悤悤治装具。

今日广陵涛,明日盂城路。

(0)

定州遇雪

夜出真定府,已行一百里。

日晡人马倦,西风大无比。

大声长绕空,沙石四面起。

竹舆转人肩,翻翻欲见㡳。

偷眼望太行,乱云出其里。

落日映其上,昏黄到山趾。

投憩道边庙,相对袖缩指。

面色才一回,计程不可已。

入舆坐龟息,下帷任所诣。

渐闻栖鸦声,始知风稍止。

张镫到定州,空庭月如水。

欲看雪浪石,城闭二更矣。

夜卧声更寂,寒光忽透纸。

不知何时雪,茫茫没人履。

踏冰渡唐河,隔岸朝暾启。

(0)

会善寺

外方多宝地,净域辟云关。

自占山川秀,遥看花树殷。

到来尘念息,试坐稚冬閒。

绀宇怡神静,丹梯举足攀。

龙池喷德水,雁阁礼华鬘。

太少无穷奥,于兹见一斑。

(0)

香山寺杂咏·其三

画舫撑过伊水平,向来小坐白云横。

丛篁深处飞栏外,留我敲吟一晌情。

(0)

水调歌头

金篦刮银海,看透镜中花。

花放红窗翠户,花落玉钩斜。

只有无情明月,还照有情世界,一笑劝流霞。

碧海几回首,云气渺无涯。贻汉佩,怀洛枕,泛星槎。

虚无缥缈之所,别有美人家。

万劫朱颜不老,那许露昙朝唏,赚去好年华。

双眼即蟾魄,不受软红遮。

(0)

屠都宪朝宗宅柬诸同席

诸曹冠盖簇成云,上席叨承礼不群。

旧屋有知应笑我,高堂多庆已惭君。

太牢胙美颁时荐,南曲声高醉后闻。

桥梓一门春色里,柏台馀荫许同分。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