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方多宝地,净域辟云关。
自占山川秀,遥看花树殷。
到来尘念息,试坐稚冬閒。
绀宇怡神静,丹梯举足攀。
龙池喷德水,雁阁礼华鬘。
太少无穷奥,于兹见一斑。
外方多宝地,净域辟云关。
自占山川秀,遥看花树殷。
到来尘念息,试坐稚冬閒。
绀宇怡神静,丹梯举足攀。
龙池喷德水,雁阁礼华鬘。
太少无穷奥,于兹见一斑。
这首诗描绘了会善寺的壮丽与宁静之美。诗人以“外方多宝地,净域辟云关”开篇,将会善寺置于一个神圣而遥远的背景之下,仿佛是云端之上的净土。接着,“自占山川秀,遥看花树殷”两句,生动展现了寺庙周围自然景观的秀丽与生机勃勃,花树繁茂,春意盎然。
“到来尘念息,试坐稚冬閒”则表达了诗人到达寺庙后内心的平静与放松,仿佛尘世的烦恼在此刻都已消散,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宁静。接下来的“绀宇怡神静,丹梯举足攀”,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建筑的庄严与神秘,以及诗人对探索寺庙奥秘的好奇心。
“龙池喷德水,雁阁礼华鬘”这两句通过龙池和雁阁这样的细节,不仅展现了寺庙的特色建筑,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与宗教意义,象征着道德的源泉和虔诚的礼拜。
最后,“太少无穷奥,于兹见一斑”总结了诗人对会善寺的深刻感受,虽然只是窥见了一部分,却已经领略到了其深邃的内涵与无尽的魅力。整首诗通过对会善寺环境、建筑、自然景观及内心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崇敬之情,以及在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忆昔见公十载前,知公即日图凌烟。
而今见公十载后,岂意翻为竹洲叟。
黄金照日天门开,夜叉安得生风雷。
龙文虎脊君当取,有才不用当谁哉。
中原寝庙无消息,塞上无人能杀贼。
君王此志二十秋,四海看君闲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