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次韵答之十首·其六》
《又次韵答之十首·其六》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此法从来妙莫穷,何须痴坐学观空。

劈开结角罗纹处,摄入圆伊三点中。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与象征手法,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艺术之美。

首句“此法从来妙莫穷”,开门见山地点出主题,赞美了一种高妙绝伦、无穷无尽的法门或智慧。这里的“此法”既可理解为佛法,也可泛指一切精妙的学问或技艺,强调了其深远与博大精深的特点。

次句“何须痴坐学观空”,则对传统的静坐冥想修行方式提出了质疑或反问,暗示了一种更为灵活和内在的修行方法。这里“痴坐”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传统修行中的呆板状态,而“学观空”则是指通过观察内心虚空来达到心灵净化的目的。诗人似乎在说,不必拘泥于形式,内心的真实体验与领悟才是关键。

后两句“劈开结角罗纹处,摄入圆伊三点中”,进一步深化了前文的意蕴。第一句“劈开结角罗纹处”使用了“结角罗纹”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在复杂纷乱的事物中寻找本质或真相的过程,如同在织锦上找到关键的结点。第二句“摄入圆伊三点中”则是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核心,即“圆伊三点”,这可以理解为是事物的本质、真理或核心所在。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在复杂现象中洞察本质、把握核心的智慧与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修行、认知与智慧的主题,通过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续怀人诗·其七

袖中各有赠行诗,向岛花红水碧时。

只恨书空作唐字,独无烂石补天词。

(0)

不忍池晚游诗·其三

红板长桥雁柱横,两头路接白沙平。

前呼后拥萧萧马,犹记将军警跸声。

(0)

别张简唐思敬并示陈縡尚元焯·其二

平生四海论人物,早有张、陈在眼中。

一举云霄希有鸟,频年尘土可怜虫。

试思科第定何物,长此羁贫却恼公。

归问白眉吾好友,可能追逐共云龙。

(0)

人境庐杂诗·其五

紫滕花压架,开落到如今。

旧雨伤黄土,残春怅绿阴。

寻香犹惘惘,埋玉故深深。

庭下交叉手,多余变旧心。

(0)

再叠前韵

万愁销歇一身轻,蹈海何妨作远行。

孤馆秋檠游子梦,他乡凉雨故人情。

文章随地移风气,寤寐还山隔旅程。

太息中原文物尽,炎荒时遇鲁诸生!

(0)

即席和山尾先生原韵

犵草蛮花海国春,扶桑霸气逼东邻。

溯洄二十年前事,祗有伊藤是伟人!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