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与风流天下闻,刱来高阁欲凌云。
晓莺不道年华变,犹自声声唤使君。
子与风流天下闻,刱来高阁欲凌云。
晓莺不道年华变,犹自声声唤使君。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晨曦中澄澈湖面与啼鸣黄莺的和谐景象,充满了宁静与生机。诗人徐熥以“子与风流天下闻”开篇,巧妙地将西湖之美与历史上的风流人物相联系,赋予了西湖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刱来高阁欲凌云”一句,通过想象中的高阁直冲云霄,进一步渲染了西湖的壮丽与宏伟。
“晓莺不道年华变,犹自声声唤使君”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黄莺的啼鸣,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黄莺的叫声似乎在提醒人们,尽管时间在不断流转,但美好的记忆和自然的韵律依然如初,唤起人们对西湖美景的无限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西湖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往夏新阁成,拔去园中葵。
万花间千蕊,十夫劳徙移。
群香颇猗狔,密影初参差。
烈日吁可畏,时雨不能滋。
未秋叶先陨,欲冬柯已萎。
虚蒙灌溉恩,无复嫣然姿。
啅雀飞且止,不肯登空枝。
寒螀守枯荄,未忍相弃离。
永怀斩新日,岂料憔悴期。
谁呼殷七七,来伴红裳儿。
金鼎一剂药,返魂庸可追。
春来作高亭,绿沼扬清漪。
旧蹊类陈迹,远圃分芳蕤。
结根旬浃间,生意浑熙熙。
微白李赋质,小红桃入肌。
柳条无颜色,已含烟雨眉。
游蜂相召引,有底渠先知。
地力固自若,大钧不偏私。
竞秀非机巧,向衰非钝迟。
万物理固然,飏芬须得时。
泉山好处稍延福,白发禅僧去复回。
且与晋松为隐侣,莫同英石便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