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四海论人物,早有张、陈在眼中。
一举云霄希有鸟,频年尘土可怜虫。
试思科第定何物,长此羁贫却恼公。
归问白眉吾好友,可能追逐共云龙。
平生四海论人物,早有张、陈在眼中。
一举云霄希有鸟,频年尘土可怜虫。
试思科第定何物,长此羁贫却恼公。
归问白眉吾好友,可能追逐共云龙。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别张简唐思敬并示陈縡尚元焯(其二)》。诗中以“平生四海论人物”开篇,展现出诗人对天下人物的广泛认知和独到见解。接着,“早有张、陈在眼中”一句,点明了诗中的两位友人——张简唐和陈縡,表达了诗人对他们二人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评价。
“一举云霄希有鸟,频年尘土可怜虫”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张简唐比作翱翔于云霄的稀世之鸟,象征其卓越不凡;而将自己比作常年的尘土中的可怜虫,自谦地表示自己的平凡与渺小。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钦佩之情,也流露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试思科第定何物,长此羁贫却恼公”两句,诗人思考科举制度的本质,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同时,也透露出因长期困于贫困而产生的烦恼与无奈。
最后,“归问白眉吾好友,可能追逐共云龙”两句,诗人希望回到家中,向好友陈縡询问是否能一同追求高远的目标,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共同奋斗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黄菊芬芳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枝。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夜漫漫,尘冥冥。
大车道上槛槛声,三十馀里天未明。
一轩一轾不得宁,倚坐兀兀摇心旌。
天寒岁暮霜雪零,嗟哉客子谁汝令。
春色如愁,行云带雨才归。
春意长闲,游丝尽日低飞。
闲愁几许,更晚风、特地吹衣。
小窗人静,棋声似解重围。光景难携。
任他鶗鴂芳菲。细数从前,不应诗酒皆非。
知音弦断,笑渊明、空抚馀徽。
停杯对影,待邀明月相依。
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
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春消息。
尚馀花品,未忝今古人物。
看取香月堂前,岁寒相对,楚两龚之洁。
自与诗家成一种,不系南昌仙籍。
怕是当年,香山老子,姓白来江国。
谪仙人,字太白,还又名白。
长江五月多风暴,欲行先看风日好。
此风忽作东南来,阴云如涌拨不开。
惊雷往还转车毂,狂波低昂起坑谷。
中流一叶那复持,卷舒已副天公知。
解帆转柁不容语,佛池口中幸可住。
须臾急雨变昏霾,柁师喜贺风已回。
澄溪不动萦白练,老木苍崖蔚葱茜。
系舟茅屋得青蔬,试问钓船还有鱼。
开樽引满向妻子,明日复行未须怖。
阴阳开阖良等闲,扁舟谁令乘险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