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淇水来泼泼,介鳞无数沾涓沫。
流入漳河愈觉清,临流谁识源头活。
化作膏池一片冰,炎威都被清风夺。
冰之清,贮玉壶兮凝水精。
纤尘无地可附著,瑶池月色光盈盈。
冰之寒,冷风积雪山纥干。
乌鸱燕雀不敢近,沟穴深处藏狸貆。
乞儿一任附炎热,仙人笑抚碧琅玕。
中州淇水来泼泼,介鳞无数沾涓沫。
流入漳河愈觉清,临流谁识源头活。
化作膏池一片冰,炎威都被清风夺。
冰之清,贮玉壶兮凝水精。
纤尘无地可附著,瑶池月色光盈盈。
冰之寒,冷风积雪山纥干。
乌鸱燕雀不敢近,沟穴深处藏狸貆。
乞儿一任附炎热,仙人笑抚碧琅玕。
这首诗以“寒冰谣”为题,由明代诗人孙绪所作,巧妙地描绘了冰的特性与象征意义。
首句“中州淇水来泼泼,介鳞无数沾涓沫”,以淇水的流动引入,形象地描绘了冰的来源与形成过程,仿佛无数细小的生命在水中跳跃,最终汇聚成冰。接着,“流入漳河愈觉清,临流谁识源头活”两句,通过水的流动与清澈,暗示了生命的源头与活力,引人深思。
“化作膏池一片冰,炎威都被清风夺”则进一步展示了冰的冷却与净化作用,如同将炽热的夏日之威夺去,赋予人们清凉与宁静。接下来,“冰之清,贮玉壶兮凝水精。纤尘无地可附著,瑶池月色光盈盈”几句,将冰比作玉壶中的水精,纯净无瑕,连微小的灰尘也无法玷污,月光下的瑶池更是光芒四溢,展现出冰的高洁与美丽。
最后,“冰之寒,冷风积雪山纥干。乌鸱燕雀不敢近,沟穴深处藏狸貆”描绘了冰的寒冷与威严,连乌鸦、麻雀这样的小动物都不敢靠近,而深藏于沟穴中的狸和獾也得以避寒。这不仅体现了冰的自然属性,也寓意着冰的坚毅与不可侵犯。
“乞儿一任附炎热,仙人笑抚碧琅玕”则以对比手法,将冰与人间的贫富差距、仙人的超脱与人间的世俗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冰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是明代文学中的一篇佳作。
自说轩皇息战威,万方无复事戎衣。
却教孙子藏兵法,空把文章向礼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