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乞宽禅师瘿山罍呈宣供奉》
《乞宽禅师瘿山罍呈宣供奉》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石色凝秋藓,峰形若夏云。

谁留秦苑地,好赠杏溪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uānchánshīyǐngshānléichéngxuāngòngfèng
táng /

shíníngqiūxiǎnfēngxíngruòxiàyún
shuíliúqínyuànhǎozèngxìngjūn

翻译
石头的颜色像秋天的苔藓般凝重,山峰的形状如同夏天的云朵般轻盈。
是谁留下了秦代园林的土地,想要赠予住在杏溪的朋友。
注释
石色:石头的颜色。
凝秋藓:像秋天的苔藓一样凝重。
峰形:山峰的形状。
若夏云:像夏天的云朵。
秦苑地:秦代园林的土地。
好赠:想要赠予。
杏溪君:住在杏溪的朋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名为《乞宽禅师瘿山罍呈宣供奉》。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石色凝秋藓”,此句运用了鲜明的形象,将石头比作凝固的秋天苔藓,表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秋藓常生长于石上,它们在石缝中缓慢生长,给人以坚韧不拔之感。

“峰形若夏云”,这一句则通过将山峰比作夏日的浮动之云,传达了一种飘渺而不定的意境。夏云往往变幻莫测,它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不受束缚。

“谁留秦苑地”,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询问是谁留恋于美丽的秦地(指长安一带)。秦苑,即秦川,是古代著名的风景区,以其美丽而闻名。诗人此举,或许是在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好赠杏溪君”,这句诗中,"好"字充满了深情,它意味着诗人想要将这种美好的心意送给杏溪君。这不仅是物质上的馈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杏溪君可能是一个隐居的高士,或许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对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洪厓山房为胡祭酒题

豫章古名郡,洪厓出西山。

云霞纷照耀,鸾鹤相往还。

长松倚绝壁,垂萝不可攀。

闻昔有仙人,於兹炼神丹。

功成蜕污浊,逍遥白云端。

君家住城市,卜筑思岩峦。

翠林延朝光,灵籁生夜寒。

石田不播谷,所产皆琅玕。

自从领乡荐,振衣遂弹冠。

鸣琴宰花县,载笔登金銮。

英才乐教育,讨论孔与颜。

朅来寄遐想,缅彼洪厓间。

萧然绝尘俗,景物幽且閒。

阳厓被春华,阴壑含风湍。

何时返初服,於焉赋考槃。

我欲览奇胜,相从以盘桓。

幽期倘可遂,膏车扣柴关。

(0)

红白荷花图为湛知县题

并蒂芙蕖出水新,翠裳红袖玉精神。

半醒半醉秋波里,愁杀莲塘荡桨人。

(0)

挽袁太常廷玉代时彦作

蚤从藩邸识天颜,喜得功名半世閒。

归去天涯双白鬓,梦回江上一青山。

寒岩夜静闻猿唳,秋浦云深见鹤还。

寂寞遗庄何处是,数株烟柳夕阳间。

(0)

送夏文度还钱唐

相见复相别,知心宁用愁。

逸鳞开积浪,孤隼奋高秋。

雨店丹阳市,风帆白下舟。

重游应不远,清景幸同游。

(0)

舟中杂兴·其二十二

击筑间鸣筝,家家歌吹声。

淳于为赘婿,方朔是狂生。

蚕老青楼纺,人閒绿野耕。

愧予非蜀客,敢起弄琴情。

(0)

奉和胡学士光大侍从游万岁山诗韵十首·其十

紫殿蔼弦歌,青春惜绮罗。

云林留野鹿,烟岛放笼鹅。

宴镐皇风远,横汾胜览多。

侍臣鱼藻咏,歌颂满岩阿。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