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三游洞石壁》
《题三游洞石壁》全文
宋 / 苏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洞门苍石流成乳,山下长溪冷欲冰。

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尔不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ānyóudòngshí
sòng / xún

dòngméncāngshíliúchéngshānxiàchánglěngbīng

tiānhánèrqiúzhīěrnéng

注释
洞门:指山洞的入口。
苍石:青黑色的石头。
流成乳:形容石头上的水像乳汁一样流淌。
山下:指山脚下的位置。
长溪:较长的溪流。
冷欲冰:非常冷,接近结冰的程度。
天寒:寒冷的天气。
二子:指两个孩子。
苦求去:苦苦哀求离开。
我欲居之:我想居住在这里。
尔不能:你们却不能(留下来)。
翻译
洞口的石头像乳液般流淌,山下的小溪冷得仿佛要结冰。
天气寒冷,两个孩子苦苦请求离开,我想住在这里,但你们却不能留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无奈。"洞门苍石流成乳"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洞中的石壁上凝结着晶莹剔透如同乳脂般的水珠,显示出洞内湿润而幽静的环境。接着"山下长溪冷欲冰"则勾勒出了外部山溪中清澈见底、仿佛即将结冰的景象,传递出一种寒冷的感觉。

诗人通过"天寒二子苦求去"一句,流露出对远行者的同情和理解。这里的"二子"可能指的是古代仙人所说的"真人"或是某种特殊身份的人物,他们不畏严寒,坚持要离开这个地方,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决心。

最后一句"I欲居之尔不能"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对这自然景观的向往和留恋,但却不得不承认自己无法长久停留在这里。这可能是由于现实中的种种限制,或者是因为个人的某些牵绊。总体上,这句诗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渴望与无奈,是诗人情感的真切流露。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景象巧妙地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
朝代:宋   字:明允   生辰:1009年-1066年

苏洵(1009年-1066年),北宋文学家,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猜你喜欢

吴门春雨

吴甸落花春漫漫,吴宫芳树晚沈沈。

王孙不耐如丝雨,罥断春风一寸心。

(0)

关中

风雨去愁晚,关河归思凉。

西游无紫气,一夕九回肠。

(0)

宴韦司户山亭院

人幽想灵山,意惬怜远水。

习静务为适,所居还复尔。

汲流涨华池,开酌宴君子。

苔径试窥践,石屏可攀倚。

入门见中峰,携手如万里。

横琴了无事,垂钓应有以。

高馆何沈沈,飒然凉风起。

(0)

别张少府

归客留不住,朝云纵复横。

马头向春草,斗柄临高城。

嗟我久离别,羡君看弟兄。

归心更难道,回首一伤情。

(0)

月中桂树

芬馥天边桂,扶疏在月中。

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

皎皎舒华色,亭亭丽碧空。

亏盈宁委露,摇落不关风。

岁晚花应发,春馀质讵丰。

无因遂攀赏,徒欲望青葱。

(0)

天津桥晚望

晴登洛桥望,寒色古槐稀。

流水东不息,翠华西未归。

云收中岳近,钟出后宫微。

回首禁门路,群鸦度落晖。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