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精通事艺长,词人争及孝廉郎。
秋萤短焰难盈案,邻烛馀光不满行。
鹄箭亲疏虽异的,桂花高下一般香。
明时公道还堪信,莫遣锥锋久在囊。
若说精通事艺长,词人争及孝廉郎。
秋萤短焰难盈案,邻烛馀光不满行。
鹄箭亲疏虽异的,桂花高下一般香。
明时公道还堪信,莫遣锥锋久在囊。
此诗描绘了一位学者或文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灯光、桂花香气等生动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才艺和品德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句“若说精通事艺长”表明诗人对学识与技艺的深厚造诣持一种保留态度;次句“词人争及孝廉郎”则指诗人在文坛上的才华和道德双馨,受到同行们的推崇。
接着,“秋萤短焰难盈案”、“邻烛馀光不满行”两句通过对灯火明灭的情景描写,隐喻了诗人在学习或工作上的勤奋与挑战,即便是在困境中也无法满足于现状。下一联“鹄箭亲疏虽异的”、“桂花高下一般香”则以比喻和对仗手法,表达了诗人在不同领域都能达到同样的境界,且不论环境如何,都能保持自身的纯洁与芬芳。
末两句“明时公道还堪信”、“莫遣锥锋久在囊”则是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和忠告。前者强调了诚信与正直的重要性;后者则象征着希望朋友不要将才华埋藏,不要让它长时间地停滞不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生动的自然描写以及对品德和友情的深刻抒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文人的高尚。
杨君好古天下无,自信独与常人殊。
勤身所营世或弃,反眼不顾我以趋。
彼其察物类有道,能取精妙遗其粗。
官卑俸薄不自给,买童教乐收图书。
客来呼童理弦索,满面狼籍施铅朱。
樽前一听啄木奏,能使四坐改观为欢娱。
有时陈书出众画,罗列卷轴长短俱。
破缣坏纸抹漆黑,笔墨仅辨丝毫馀。
补装断绽搜尺寸,分别品目穷锱铢。
以兹为玩不知老,自适其适诚吾徒。
岂无高门华屋贮妖丽,中挂瑶圃昆崙图。
青红采错乱人目,珠玉磊落荧其躯。
苟非绝艺与奇迹,杨君视之皆蔑如,杨君好古天下无。